" /> " />
一堂講座,掘曹魏之歷史,論潁川之英雄;一系列作品展,融三國之文化,顯學子之創意;一場辯論賽,聚四校之英才,辯三國之大道……
在剛剛過去的中國(許昌)第七屆三國文化旅游周,許昌學院承辦和參與了曹魏文化講壇、三國文化產品暨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三國文化大學生電視辯論賽三項活動,弘揚了三國文化,也展現了當代高校學子的風采。
開講壇論英雄
5月14日下午,曹魏文化講壇第一講在許昌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郭嘉神算的秘密在此揭開,該校300余名師生聆聽了報告。曹魏文化講壇作為三國文化旅游周推廣活動之一,分為三場,以曹操身邊的能人志士,如郭嘉、荀彧等潁川士人為主要內容進行文化交流和探討。
因地處三國文化之鄉,許昌學院充分利用當地人文資源,于2007年成立了魏晉文化研究所,成為研究三國文化的有效載體。該研究所本著以科研為核心、以教學為基礎、以服務地方為職責的原則,在進行科研的同時,十分重視加強與地方的聯系與合作,強化科研成果的轉化,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在此次曹魏文化講壇中,魏晉文化研究所所長馬寶記以《潁川士人與曹魏政治智慧》為題做了精彩講解。
曹魏文化講壇受到聽講學生的一致好評,他們紛紛表示,曹魏文化講壇用豐富的史料、精辟的語言、動人的故事將三國人物講解得清晰、明白,為弘揚三國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展作品顯創意
5月16日上午,在許昌學院吳道子美術館的展廳內,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三國文化旅游商品創意設計大賽暨許昌學院美術學院2013屆藝術設計專業優秀畢業設計作品展在此舉行。
在吳道子美術館的入口處,擺放了兩套陶制盔甲,獅子和老虎造型的頭盔、圓片和方片編制的盔甲密不透風,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在展廳內,造型別致的鈞瓷、可愛的動漫形象等,為參觀者帶來了震撼的文化藝術視覺盛宴。據了解,此次參賽作品均以三國文化為主題,以許昌城市旅游、餐飲、建筑、民俗文化為載體,涵蓋了環境藝術設計、廣告藝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企業形象設計、鈞瓷藝術設計等。
“此次作品展,是許昌學院美術學院2013屆畢業生對三國文化認識的真實流露。”據許昌學院美術學院團總支副書記孔琪介紹,許昌學院美術學院500余名畢業生分為25組,從去年12月份開始,在導師的指導下就陶藝、視覺傳達、環境藝術等方向展開研究,并專門召開三國藝術設計研討會,經過半年多的時間,一件件富有創意、設計新穎的作品終于圓滿完工。
此次作品展共收到參賽作品6500余件,經過篩選,共展出3563件。許昌學院承辦的此次活動,不僅為大學生鍛煉和展示自身綜合素質搭建了平臺,也為他們成功就業奠定了基礎。
聚英才辯三國
“我方認為,弘揚三國文化,當務之急是正本清源……”5月17日晚,在許昌電視臺演播廳,來自許昌學院、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南陽師范學院和曲阜師范學院等四所高校的英才,談古論今,大辯三國之道。辯論場上,他們短兵相接,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妙語連珠……最終,許昌學院代表隊憑借敏捷的思維、默契的配合、廣博的知識贏得了專家評委的認可,問鼎辯論賽桂冠。
作為此次辯論賽的承辦方,許昌學院高度重視,組織專家結合三國歷史和當下形勢,圍繞“創新、創業、誠信、歷史文化傳承”設置辯題,邀請了省內外其他三所高校參加比賽,并邀請了三國文化研究專家和高校知名教授作為專家評委。
“‘雄才韜略’辯論賽的成功經驗,是我們取得這次勝利的重要原因。”談及此次辯論賽取勝的原因,該校宣傳部部長潘春彩說,該校每年一屆的“雄才韜略”辯論賽自1987年至今,經過26年的堅持與創新,已培養出了一批知識寬廣、善于思辨、精于表達、樂于合作的思辨精英,也使辯論文化深入人心。
目前,許昌學院已成功承辦了4屆三國文化旅游周大學生電視辯論賽。(原標題:弘揚三國文化 盡顯學子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