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日召開的張良故里文化研究會年終座談會上了解到,去年,禹州市張良故里文化研究會在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緊緊依靠研究會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積極推進張良故里文化研究工作,為弘揚張良文化,提升張良故里知名度,配合張良書院籌建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深入開展張良故里文化研究,對于弘揚張良文化,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張良書院開發建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為此,去年研究會圍繞張良故里文化研究,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在首次出版《厚重張得》后,根據家鄉及在外張得籍人士的建議要求,經重新編改,充實資料,由中原農民出版社再版出書,為張得撤鄉建鎮獻上了一份厚禮,并在張得在外人士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勾起了游子思鄉念家回報家鄉的情懷。二是在9月份舉行了張良故里文化研究會換屆會議,選舉了連高鋒任會長的新一屆理事會。將過去主要由張得鎮人員參與,變為吸納全市范圍內熱愛張良文化的人士參加。新當選的會長連高鋒提出了會后幾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標。會上還表決通過了對研究會《章程》的修改說明,選出了新一屆研究會機構組成人員。三是邀請市老領導閆留增、郭水林、付勝等到張良文化紀念館參觀座談,為張良書院建設獻計獻策,呼吁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書院建設。四是為豐富張良文化紀念館內容,并為張良書院后期建設張良紀念館提供實物支撐,我們廣泛發動熱愛張良文化的人士深入農村實地發現搜集相關物證,并對有重要價值的實物出資購買。先后收集到老式織布機、紡車、牛槽、石碑多件。五是邀請全市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談討論,就如何建好張良書院,提升張良故里文化研究層次,提高張良故里知名度,讓大家暢說欲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六是收藏了康熙元年的《留侯洞記》石碑拓片。在得知清康熙元年禹州知州史廷桂為張良洞撰書的《留侯洞記》石碑重回禹州后,我們積極與有關收藏人士聯系,取得了該石碑真跡的拓片,并在多家新聞媒體、網站上發表了《清康熙元年<留侯洞記>重回禹州,張良故里文化研究再添新史料》的新聞,更進一步宣傳了張良故里在禹州的歷史事實。
一年來,緊密配合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的同時,充分利用張良文化紀念館,張良書院(張良文化)網站等報刊新聞網站的宣傳平臺,下大力氣做好對外新聞宣傳工作,使禹州張良書院對外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一年來,張良書院網越來越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點擊量不斷攀升,現在瀏覽量已達到13000多次,全年新增文章圖片內容65篇,訪問者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及臺灣、港澳地區,國內訪問者已覆蓋全國除新疆、西藏自治區以外的省市。通過張良文化紀念館這個宣傳平臺,先后接待了大量的省內外參觀者,一些參觀者還寫出發自內心的感言。全年共在《許昌晨報》、《中國禹州網》、《禹州通訊》、禹州電視臺、《今日禹州》、《中國廣播網》、《大河論壇》發表各類文章和新聞24篇。在更大范圍內宣傳推介了張良書院,為讓社會更多人士了解關注支持張良書院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會上,還對2015年研究會的工作提出了指導性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