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鄢陵縣第四屆蠟梅文化節在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開幕。
鄢陵縣種植蠟梅歷史悠久,鄢陵蠟梅因花期長、蠟質厚、香氣濃而聞名,是鄢陵縣花卉業的一顆明珠。本屆蠟梅文化節期間,鄢陵縣將在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舉辦蠟梅盆景大賽、蠟梅書法(畫)大賽。另外,還將舉辦“踏雪尋梅游”、“溫泉養生游”等系列旅游活動。喜歡蠟梅的朋友可前往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鄢陵花都溫泉度假區、鄢陵名優花木科技園區、鄢陵花木交易市場和姚家花園一睹蠟梅之美。
■賞梅自駕游路線:
京港澳高速公路許昌站→311國道向東20公里鄢陵名優花木科技園區(花溪大道段“春秋園林”和“園中緣步行景區”、花海大道段“澤域園林”)→沿花園路向南25公里到鄢陵縣柏梁鎮西梅榕大道路口南側(盆景藝術園)→鄢陵縣柏梁鎮西梅榕大道路口北側(中國花木交易市場“鄢陵蠟梅苑”)→向東2.3公里到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
■公交車乘車路線:
許昌市汽車客運東站乘坐許昌—鄢陵城際公交:1.陳化店鎮鄢陵名優花木科技園區西入口處下車;2.柏梁鎮梅榕大道姚家路口下車;3.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大門口下車。
1月20日,游客在鄢陵縣第四屆蠟梅文化節上拍攝蠟梅。鄢陵目前常見的蠟梅品種以素心蠟梅和磬口蠟梅較為珍貴,色香俱佳,最具觀賞價值。
■相關鏈接
蠟梅
蠟梅開春前開花,為百花之先。特別是虎蹄梅,農歷十月即開花,故人稱早梅。蠟梅先花后葉,花與葉不相見。蠟梅開花之時枝干枯瘦,故又名干枝梅。蠟梅開花之日多瑞雪飛揚,欲賞蠟梅須待雪后踏雪而至,故又名雪梅。蠟梅因入冬開放,冬盡而結實,伴著冬天,故又名冬梅。
曾有詩贊曰:“枝橫碧玉天然瘦,戀破黃金分外香。”蠟梅開于寒冬,若能從花店買來幾枝插入花瓶,供于書案上,其清香彌漫室內,會使人感到幽香徹骨,心曠神怡。若送給慈祥的長者,寓意更深遠。
“隆冬到來時,百花跡已絕。唯有蠟梅破,凌雪獨自開。”此時,鄢陵的蠟梅相繼綻放。金黃色的蠟梅吸引著無數游人冒著嚴寒前往觀看。
蠟梅并非梅類,兩者親緣甚遠。在植物分類學上,蠟梅屬蠟梅科落葉灌木,梅則是薔薇科植物。由于它們相繼在寒冬臘月或早春時節開花,而且花形、花香相近,所以常被人們誤認為是同種。蠟梅的花單生于枝條兩側,花被多數,內層較小,色紫紅;中層較大,色黃,略有光澤,似蠟質;最外層由細小的鱗片組成,萼片與花瓣相似。
此花名稱中有個“蠟”字,和蜂蠟的“蠟”字相同。蜂蠟俗稱黃蠟。蠟梅開黃花,原名黃梅。古籍《禮記》上說:“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古代十二月的一種祭祀叫“蠟”。因當時歲末為舉行大祭祀之月,故農歷十二月叫蠟月。蠟梅開于蠟月,故此得名。“蠟”字系周代所用,秦代改用“臘”字,因而蠟月、蠟梅的“蠟”字和“臘”字通用。
在鄢陵縣劉莊村,幾乎家家戶戶的屋前宅后都遍植蠟梅,素有“鄢陵蠟梅冠天下”的美譽。傳說蠟梅原來并無芳香的氣味。西周鄢國(今鄢陵西北)的國君很喜歡蠟梅,但嫌其不香,便命令花匠讓蠟梅吐香,否則嚴懲。花匠束手無策時,一個劉姓隱士帶來幾枝蠟梅砧木嫁接在黃梅上。到了寒冬臘月,百花凋零,蠟梅的花苞發出了陣陣幽香。國君龍顏大悅,花匠受到獎勵,鄢陵蠟梅因此名揚天下。
素心蠟梅:花瓣為橢圓形,向后反卷,花色淡黃,中間潔白,花香芳馥。因花朵較大,所以又稱“荷花梅”。
虎蹄蠟梅:花大色黃,花瓣較圓,中心小花瓣微帶紅紫色。花像虎蹄,香氣濃,開花早。
磬口蠟梅:花瓣較圓,顏色深黃,花芯為紫色,香氣濃,又稱“檀香梅”。
金鐘蠟梅:花大且為黃色,形似金鐘,重瓣,香氣亦濃。
狗牙蠟梅:花瓣尖而小,外輪花瓣為淡黃色,內輪花瓣有紫條紋,香氣淡。因其花九出,所以又稱“九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