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華百家姓·起源故事》中原尋根行活動到達最后一站禹州,總導演張清一行先后參觀了逍遙觀、方氏起源地、少康城遺址、點將臺等歷史古跡。這些歷史遺存或位于盤曲蜿蜒的青山深處;或位于崎嶇險峻的陡峭山間;或位于小村民居之中,這些姓氏起源地掩映在禹州的古老深處,使人在樸實中感受歷史,感受文化,感受自然。
禹州,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而得名。歷史上,在這里建立起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華夏五千年文明從這片熱土開始,禹州也被譽為華夏第一都。軒轅黃帝活動的諸多傳說和遺跡大多都在禹州境內。
中原尋根行一行首先來到位于淺井鄉崆峒山麓的逍遙觀,這里是傳說中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問道于廣成子而成仙得道之地。青山綠水,幽靜安然。登上139級的云梯就可以瞻仰到軒轅黃帝曾在此修煉的小亭,旁邊還有供奉著廣子圣母的祖始殿以及圣母老奶奶殿等。
參觀途中,張清總導演就姓氏文化的問題與市僑聯主席、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田宏波進行交流。田宏波說,這次做的拍攝百家姓這個事情,開創了姓氏文化的先河,走在了發展姓氏文化的前面。張清總導演講到,本部電視劇就是讓專家和老百姓都認同,讓專家掌舵故事的方向,讓老百姓喜歡故事的內容,并表示他有信心把這件事做好。
接著尋根行成員來到方山,參觀了位于陡峭山間的方氏溯源亭等紀念建筑。方山就是黃帝因封功臣而“封方雷氏于方山”,是海內外方氏的發源地。隨后又參觀了少康城遺址和點將臺,這里只剩下一小段殘垣斷壁的黃土城墻和高高的一個點將臺,經過千年的風雨,顯得殘破滄桑。
下午召開了座談會,由田宏波主持。許昌市政協副主席李俊恒、華夏姓氏博物館、中國姓氏文化委員會宣傳部長周宏、禹州馬氏研究會會長馬佩武、市僑聯副主席尹麗萍、市委統戰部部長李愛國、市政協副主席邢書志、禹州市文管所原所長教之忠、市文管處主任楊紅軍、禹州市潁川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曹新業等領導、專家學者出席。
座談會上,河南省中原文化研究所所長衛紹生代表張清總導演簡單的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并指出本部電視劇要做到上傳遞民族精神,下接地氣,被廣大百姓所接受。
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學術顧問李立新,就重修根親圣地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教之忠講解了方姓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以及海內外眾多方姓后裔尋根近況。
周宏講述了高姓的歷史及宗親尋根情況。會上其他專家針對姓氏起源故事及姓氏文化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許昌市政協副主席李俊恒對此次中原尋根行活動給予高度評價。
禹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洪荒初開,人類祖先便在這里繁衍生息。將禹州姓氏文化發揚光大,讓禹州華夏文明之光熠熠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