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劇《魏武揮鞭》打造許昌文化新名片
2012/4/25 16:07:3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4月23日下午,許昌學院音樂學院排練廳內曲聲悠揚,作為中國(許昌)第六屆國際三國文化旅游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市原創文藝作品《魏武揮鞭》中的舞蹈節目在此登臺亮相。
作為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劇,《魏武揮鞭》是通過音樂、舞蹈、戲曲、武術、雜技等綜合表現手法,在舞臺上再現三國時期曹操在許昌的文治武功。《魏武揮鞭》的總導演王曉思告訴記者,從當天的舞蹈節目審查來看,無論是作品中《觀滄海》的大氣、《漢樂舞》的典雅還是《洛神詩韻》的柔美,舞蹈演員都很好地展現出了其中的神韻,相信屆時能給觀眾一個非常愉悅的視覺享受。
文藝作品作為體現一個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載體,對于城市品牌的打造及宣傳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如登封的《禪宗少林》、開封的《大宋·東京夢華》等文藝作品,都已在國內市場上大展拳腳,并贏得了廣泛贊譽。“歷史文化是一個地域的印記,也是留給后代最寶貴的財富,而我市三國文化的豐厚底蘊和文化魅力,更是為文藝創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題材。”王曉思表示,《魏武揮鞭》的創作正是為了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打造許昌文化名片,從而推動許昌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一部優秀的文藝作品,離不開深厚的文化背景,當然更離不開數年的積累和磨煉。”王曉思告訴記者,《魏武揮鞭》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歷屆三國文化周的基礎上,對我市創作的與三國文化相關的節目經過篩選和加工而成。“弘揚三國文化特色,一直是我市文藝創作人員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細細梳理我市的三國文化,無論是曹操的雄才大略、關羽的忠肝義膽,還是華佗的懸壺濟世,在他們身上都體現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值得當代人去繼承和弘揚。但囿于資金的限制,一部完整體現我市三國文化特色的文藝作品很難一次推出,因此在歷屆三國文化周,我市相繼推出了《萬古英風灞陵橋》、《忠義千秋》、《說曹操》、《灞陵橋相送》等文藝作品,并且很多作品都獲得過國家級獎項,這也為《魏武揮鞭》的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記者了解到,區別于以往的綜藝晚會,《魏武揮鞭》結構嚴謹、氣韻貫通,全劇共分為序幕和四個篇章,分別為“說滄海”和“金戈曹魏”、“忠義千秋”、“華彩建安”、“換了人間”。“金戈曹魏”凸顯氣勢恢弘,“忠義千秋”盡抒英雄情懷,“華彩建安”再現華美璀璨,“換了人間”展示今日燦爛。“在文學評論中,曹操是一個爭議性很大的歷史人物,但無疑是最吸引人眼球的三國人物。在群雄逐鹿的三國時期,曹操麾下猛將如云、謀士如雨,靠著一大批人才的輔佐,曹操得以掃平群雄,完成了統一北方的偉業。”王曉思表示,《魏武揮鞭》正是通過現代人的視角,去重新審視三國時期那段風云變幻的歷史,突出表現曹操這一“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的風采。
據介紹,為了在舞臺上展現出曹操的英雄氣概,《魏武揮鞭》除了綜合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外,還將借助全新的現代化視頻和舞美等手段,并通過省內外優秀專業人士和專家的加盟,力爭營造出歷史和當今的空間藝術氛圍,屆時演出中也將有曹操穿越的華美場景。“取材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無論節目內容還是節目框架,我們相信《魏武揮鞭》必將產生讓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相信隨著市委、市政府對文藝創作扶持力度的加大,隨著我們對節目質量的不斷提升,《魏武揮鞭》的影響力也必將走出許昌,在一個更廣闊的平臺上助力許昌城市品牌的提升。”(原標題:《魏武揮鞭》打造許昌文化新名片)
來源:許昌網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