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許昌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許昌

謁畫圣祠

2016/1/15 16:13:09 點擊數: 【字體: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來到了渴慕已久的山底吳村,拜謁名列中國“十大圣人”之一的“畫圣”吳道子故里,感受一代宗師留下的厚重文化底蘊。
 
    吳道子故里山底吳村位于禹州城區西南三峰山西峰南坡,距城20公里, 背靠文峰山,面對九龍山。村右邊有淙淙流淌的蘭河水。村左邊是寬廣的大平原,風景如畫,氣勢壯觀,讓人流連忘返。
 
    步入山底吳村,路兩側是一塊塊鐫刻著各種畫面和題字的石碑,是“畫圣”后人精心研習繪畫技藝留下的作品,使來訪者立即進入了朝圣晉謁的氛圍,深刻感受到一陣陣濃厚的文化氣息。
 
    走進投入巨資修葺一新的“畫圣”祠,站在高大的“畫圣”吳道子塑像前,我真切地體會到了海內外的人對吳道子的崇拜心理,對“畫圣”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一種更加深刻的認識。
 
    吳道子(680年—759年),是唐代第一大畫家,被唐宣宗推崇為“畫圣”,賜名道。民間畫塑匠人稱他為“祖師”。道教中人更呼之為“吳道真君”、“吳真人”。蘇東坡在《書吳道子畫后》一文中說:“詩至于杜子美(杜甫),文之于韓退之(韓愈),書至于顏魯公(顏真卿),畫至于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能事畢矣!”由此可見吳道子在繪畫歷史上的地位和對后人的影響。
 
    據傳唐宣宗命他在大同殿壁上畫《嘉陵江三百里旖旎風光圖》時,他丘壑成于胸中,不假思索,立筆橫掃,順勢取勢,狀若風旋,不到半天,一揮而就。后人贊曰:“當其下手風雨快,筆所未到氣已吞!”
 
    從“畫圣”祠出來,我來到村東北隅的祖師廟。廟建在一座橋上,俗稱“橋上廟”,為后世畫塑匠人所建。據說吳道子年輕時浪跡東洛不歸,母親常在橋上引頸企盼。村北山坡上還留有吳道子休息的石凳子、避雨的道子洞、磨墨的蛤蟆硯、涮筆的黃龍潭和從四川遷回的“吳道子墓”等。
 
    近年來,許多海內外的藝術家在吳道子3月18日誕辰和十月初四忌日來此朝覲,并在此表演獻藝,展銷書畫,形成了一個自發的“文化藝術交流會”。
 
    我想,隨著禹州市旅游業的興盛,畫圣故里一定會吸引更多的游人前來觀光、拜謁。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許昌晨報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南線相約首山放風箏 紫云山上覓仙蹤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