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2012年俄羅斯總統大選啟幕,普京無疑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莫斯科萬里之外的中國洛陽,一個普京的超級粉絲向媒體展示了他耗時半年,特意為普京打造的系列銅浮雕肖像,用全球獨一無二的的方式祝福普京能夠再次當選。他就是已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的“金銀銅捶鍛工藝”代表性傳承人、金屬肖像鍛造大師王書品。
“硬漢普京”
3月3日,我們來到洛陽高新開發區的王書品工作室。墻壁上掛著了不同風格、惟妙惟肖的普京浮雕肖像:微笑的普京倍感親切;思考的普京充滿智慧;冷酷的普京讓人感到震懾……最能代表普京性格的是一件名為《硬漢—普京》的肖像:頭戴海軍船帽,身穿海魂衫,身披毛絨大衣,背景配一座山峰,橫眉冷對,不畏強暴的剛毅神態表現的淋漓盡致。普京在全世界有那么多粉絲,想想原因會很多,但無論男女,相信大家都會喜歡他都硬漢形象。
據王書品介紹,每一個肖像都是一邊看著照片,一邊在銅板用錘子經幾十萬次的敲打而成的。肖像制作難在必須做到形神兼備,所以每一錘用力必須恰到好處,尤其是關鍵部位不能些許誤差。其實,最難的還不是這些,而是在制作之前對人物性格的準確把握,以及對每一張照片特點的分析和背景的了解上。為了做到萬無一失,王書品耗費大量時間查找資料,有時盯住一張照片,一看就是幾個小時,床頭掛的、桌子上放的、電腦桌面、手機存的都是普京的照片。這一切讓我不由得想到了一個成語——葉公好龍。不知道萬里之外的普京會不會有感應,在異國他鄉的河南洛陽還有這么一個鐵桿普京迷。
普京情緣
王書品為什么打造這么多普京雕像,說起來是有緣由的。早在2006年春,王書品把精心打造的一幅普京銅浮雕像肖像放在洛陽一家酒店展示;恰遇俄羅斯旅游團到此下榻,人們被普京雕像深深的吸引,都圍了過來,紛紛抱著普京雕像合影。有一對老年夫婦執意要將雕像買下,打算回國后贈給普京,卻被王書品婉言拒絕;不過王書品答應他們,抽時間再為其另創作一件。
時隔半月,俄羅斯總統普京造訪少林寺,這件雕像被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在方丈室贈給了普京,普京獲贈“神秘禮物”被傳為佳話。王書品喜愛打造人物肖像,尤其喜愛打造有鮮明個性的名人肖像:鄧小平、孫中山、阿拉法特、候寶林、馬三立……都在他的鍛造下,重新煥發光芒。他對普京情有獨鐘,說普京是個極具典型性格的硬漢,剛毅、沉著、冷酷、堅強、不畏強暴。打造這樣的雕像還有一個情結,那就是旨在推崇男子漢的剛強、堅韌不拔的精神。
王書品癡心鍛“銅魂”
王書品出生于上世紀六十年代。自幼跟隨祖父、伯父學習金銀銅捶鍛工藝,耳濡目染,使他對藝術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大學深造三年攻讀繪畫專業的同時,還選修了文史課程,為以后藝術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三年的軍旅生活,形成了堅強、執著的性格,才有了一生揮之不去的“硬漢情結”。
真正讓他走上鍛銅浮雕工藝之路,還是從辭去教師工作,開辦了以加工銅字為主的個體企業后開始的。給別人寫招牌、做銅字,天天與銅打交道,從初期的以鍛制銅字為主,逐步摸索鍛銅浮雕藝術,進而到用鍛銅浮雕工藝來表現人物肖像。
他創作的相聲大師候寶林的頭像被其子候耀文收藏;精心創作的鄧小平肖像被四川廣安鄧小平紀念館收藏;他的作品還被外交部作為國禮贈予原法國總統希拉克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伊麗莎白二世回信表示感謝。
多年來,王書品執著于他的事業,在我國首創金銀銅浮雕肖像鍛造專業,2007年,由他打造的世界名人肖像達到75件,據此申報獲得了創造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記錄的“手工鍛打銅浮雕肖像數量之最”。由他創造的“金銀銅捶鍛工藝”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予以保護。
事業上的成功得到了人們的贊譽和認同,王書品先后成為中國工藝美術金屬藝術專業委員會理事、外交部元首國禮特約制作專家、中國雕塑學會會員、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原標題:一個中國金屬肖像鍛造大師的普京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