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李中獻 澄泥硯

2012/7/26 9:16:45 點擊數: 【字體:

李中獻 澄泥硯
      
     澄泥硯以制作工藝獨特著稱于世,有著硯林神品的美譽,是我國四大名硯之一。與會期間,記者專程拜訪了本批禮品的制作者、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李中獻先生。
      
    揮不去的黃河情結    

      
    今年逾花甲之年的李中獻給人的感覺像個和藹的教授,說話輕聲細語,滿臉笑容。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他身上濃厚文化氣息、黃河漢子的純樸和骨子里對文化傳承的信念和執著。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而立之年的李中獻已經是新安縣計經委主任,是當時縣里拔尖的年輕干部。據他講,曾祖父在清末時,曾師從制硯名師并深得真傳,但是到了他父輩一代技術幾乎失傳,如何恢復這一技術并使其發揚光大成為他心里的一個夢。自小受黃河文化熏陶長大的他,對黃河有種獨特的感情,能為文化傳承事業做點事情,一直是他心中最大愿望,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只能在工作閑暇之余來研究文化,這最是他感到遺憾。    
      
    一篇文章結緣黃河泥    

      
    1988年,他偶爾在一家報刊上讀到一篇關于“虢州澄泥”失傳的文章,正是這篇文章點燃了他實現自己心中夢想念頭。他說,他的家鄉就在黃河岸邊,新安縣就是古虢州的地域,虢州澄泥硯是四大名硯之首,如能重新研制出來,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當時他就下定決心開始自己的“二次創業”。    
     
    “這決不是一時的沖動,這么好的東西,老祖宗發明好東西不能失傳,丟掉了,愧對先人。” 他補充說。   
      
    偶然的一篇文章使他開始了從一個官員向民間工藝大師的轉變,從此他與黃河泥結下了不解之緣。    
      
    三年風雨路   制硯夢終圓    
      
    澄泥硯,始于漢而興于宋,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原產虢州,唐宋皆為貢品,宋李之彥《硯譜》載“虢州澄泥,唐人品硯以為第一。自元、明、清以來,制作工藝幾乎失傳,留下的也分散在浩瀚的文獻里。   
       
    從88年開始,李中獻就走上了漫漫制作路,但那時的他對制作工藝是一片空白。為了查找資料,他三下江南,四次北上,凡是聽說有澄泥硯的博物館,他都要進去看個夠,問個夠,甚至用照相機照下實物,回來細細揣摩。兩年下來他走遍全國各地,翻遍所有能找到的宋、明、清時代的硯譜,請教所有能拜訪到的專家、學者和老藝人,根據祖上傳下來的一點技術,開始了嘗試燒制實驗。      
      
    1990年,李中獻借了2萬元,在老家黃河岸邊挖了幾孔窯,開始燒制實驗,實驗了無數次,又次次失敗。回憶起當時情況時,他還心有余悸,他說,“當時真有過放棄的念頭,一次次的失敗使自己很傷心,家人不理解,同事的不支持,鄉親們很冷漠,壓力確實很大。”   
       
    風涼話也隨之而來:“不務正業”、“和泥退子打交道沒出息”、“放著官不當腦子有毛病”。但是他沒有灰心,依然頂著壓力,又籌集了5000元繼續實驗。終于在1991年底,第一批硯臺出窯,經鑒定,無論造型,光潔度,還是硬度、色澤,足可以和古澄泥硯一比高低。   
      
    至此,他基本上掌握了澄泥硯從選泥、過濾、制坯、陰干到雕刻、煅燒等一系列技術問題,他也成為第一位恢復澄泥硯工藝成功的民間拓荒者,使澄泥硯這個失傳已久的工藝,又獲得了新生。    
      
    他說:“如果他要是一直在政府工作,早成為縣級干部了,但是他不會后悔,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價值,這樣做值得。”     
      
    澄泥硯芬芳香滿院    
      
    在后來的發展中,李中獻把燒制出來的澄泥硯注冊商標為“虢州”牌。他解釋說,唐時“虢州”澄泥硯天下第一,這樣取名是為了想讓現代的澄泥硯重新恢復到四大名硯之首的目標。“虢州”牌澄泥硯不僅繼承了古硯的工藝和配方,在藥物配料、圖案雕刻、外觀造型、熏蒸、燒制方面還有了新的創造和發展。   
      
    1991年,在洛陽市首屆民俗文化廟會上,“虢州”牌澄泥硯被評為“河洛一絕”,并以洛陽市名優珍品的身份赴日本參展。1994年9月,李鵬總理和夫人在洛陽之際,“虢州”牌澄泥硯被作為高級禮品贈送給他們并受到稱贊。   
       
    2003年9月25日是他最開心的一天,在他的努力奔走之下,他的家鄉河南省新安縣被國家正式授予“中國澄泥硯之鄉”榮譽稱號。   
      
    隨著事業的發展,名譽接踵而來,令李中獻應接不暇,他本人也先后被國家有關部門授予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等稱號。   
      
    面對眾多榮譽,他心平氣和的說:“他只是做了他想做的和他能夠做的,他只是抱著對歷史文化遺產負責任的態度而已。”   
      
    在李中獻心中還有個更大愿望,那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夠拍攝一部以澄泥硯發展歷史為主題的影視劇,在當地建立一個高層次的硯臺藝術館,把歷代硯臺發展的實物或樣本陳列起來,使真正成為展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一種載體。   
      
    澄泥硯小資料    
      
    古代文人將“文房四寶”視為是行囊必備之品,而硯臺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有“四大名硯”,它們也正是經過了歷史的洗禮才成為了我國獨有的文化遺產,其中澄泥硯始于漢而興于宋,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澄泥硯則是直接從制陶工藝發展而來。中國燒制陶器的歷史非常悠久,澄泥硯盛行于唐宋時期,著名的產地有山西絳州、山東青州、河南虢州等。而洛陽的新安縣距古虢州僅百里之遙,所以宋元時期就以燒制澄泥硯而聞名四方。   
      
    澄泥硯的發展史上也出現過三次高潮,分別是兩漢時期、唐宋時期、明清時期。明末清初,澄泥硯由盛轉衰,工藝逐漸失傳。【原標題:李中獻 澄泥硯】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業網 2007-11-3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