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丹青難寫是精神

2012/7/31 14:24:37 點擊數: 【字體:


丹青難寫是精神
《玉鄉千秋》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在2011年5月份南陽玉雕節期間,由鎮平縣玉雕局原局長王林主編的《鎮平玉雕•玉鄉千秋》一書公開發行了。該書以全新的視角對鎮平玉文化的悠久歷史進行了深度的挖掘整理,雖然沒有高調的宣傳發布會,但其精美的印刷和厚重的玉文化底蘊引起了廣大玉友的廣泛關注,首發1000冊一經推出,即宣告將罄,出現了“一書難求”的局面,在當今文化專著冷僻的市場背景下,《鎮平玉雕•玉鄉千秋》卻如此火爆,帶著這樣的好奇,我們走訪了該書主編王林先生。   
      
    王林,男,1957年10月出生,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原鎮平玉雕管理局局長,中國珠寶鑒定師,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理事,河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會長,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理事會副理事長,南陽市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鎮平縣玉文化研究會會長,南陽獨山玉雕刻研究所、鎮平縣玉神工藝品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多年來致力于玉文化和玉產業的研究發展工作,對獨山玉作品、白玉作品和翡翠作品有一定的鑒賞能力,先后有十余篇論文發表,主編有《中國獨山玉文化論叢》、《玉鄉之星》、《玉鄉瑰寶》等專著。    
      
    講述:“玉鄉三部曲”全面反映新時期鎮平玉雕特點   
      
    記者:王局長,我們聽說您的新作《玉鄉千秋》在玉雕節期間已經正式出版發行了,而且也知道《玉鄉千秋》是您主編的“玉鄉三部曲”的第三部,我想請您談談當初策劃編撰“玉鄉三部曲”的初衷是什么?   
      
    王林:我是在2000年初擔任玉雕局局長的,但當時對鎮平縣玉文化產業的歷史了解的很不全面,對鎮平玉雕產品的加工工藝也是一知半解,但深度接觸鎮平的名師、名人和鎮平的玉文化產業后,才發覺鎮平玉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感肩上的壓力,也覺得有責任對鎮平數千年的玉文化進行梳理、總結、著書立傳,為子孫后代留一筆財富,當時就準備有計劃的撰寫“玉鄉三部曲”。    
      
    記者:《玉鄉之星》、《玉鄉瑰寶》和《玉鄉千秋》的各自側重點有什么不同?   
      
    王林:2001年初,經鎮平縣委縣政府同意,在全縣青年玉雕設計人員中開展首屆鎮平玉雕創作新星評選活動,共評出“玉雕創作新星”12人,這些新星眼光超前、設計理念新、工藝水平較高,再加上原有仵海洲、王玉敬等年齡較大的玉雕大師,鎮平玉雕設計人才的隊伍已經形成。為了真實的的記錄這些新星和大師的創業偉績,2004年,我和縣寶協劉曉強秘書長聯手出版了《鎮平玉雕•玉鄉之星》,旨在推出一批鎮平玉雕的名師和玉雕界涌現的新星;到2006年,經過兩年多的發展,鎮平玉雕大師和新星們的加工技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當初的新星們已經成為在全國玉雕界頗具影響力的參天大樹,成為全國一流的工藝美術大師和玉石雕刻大師。他們設計的玉雕作品屢次在全國玉雕界精品展上摘金奪銀,仵應汶大師設計制作的水晶《千手觀音》,魏玉忠大師和張春明大師設計制作的白玉《云龍瓶》、劉國皓大師設計制作的獨山玉《楓橋夜泊》,先后獲得全國“天工獎”金獎,另外,還有王東光先生設計的獨山玉《浴》及一大批作品,在全國很有影響力,這些作品可以稱之為玉鄉瑰寶,為了把這些玉鄉瑰寶推出去,讓世人認可,我和劉曉強先生再次聯手,出版了《鎮平玉雕•玉鄉瑰寶》,旨在推出一大批在全國玉雕業行中具有影響的力作,讓世人認識“玉鄉”的瑰寶。到了2010年,我經過10年對鎮平玉文化歷史深入研究,經過10年對鎮平當代玉文化產業的了解,決定和宋哲女士、劉曉強先生、黃俊奎先生聯手,出版《鎮平玉雕•玉鄉千秋》,旨在反映鎮平玉文化產業的名師名人、名品和玉雕歷史,至此,“玉鄉三部曲”已全部完成。   
      
    記者:《玉鄉千秋》作為“玉鄉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據我所知,歷時近兩年,先后十余次易稿,它同前兩部相比,有什么特色和創新突破的地方?   
      
    王林:《鎮平玉雕•玉鄉千秋》與前兩部相比,主要有三個主要特征和突破:第一,具有較高的史料性。《鎮平玉雕•玉鄉千秋》大約60萬字,集中反映了“玉鄉”數千年玉文化歷史上的重點事件和故事。玉文化從新石器時期至三代、至漢唐、至晚清、至現代,不僅玉文化積淀十分深厚,而且玉文化發展環環相扣,前后一脈相承,是“玉鄉”玉文化發展歷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史志性專著,具有濃郁的地文特色和很高的學術價值。第二,具有較高的觀賞性。《鎮平玉雕•玉鄉千秋》圖文并茂,尤其是南陽出土的75幅古玉雕及200余幅現代玉雕的圖片,十分精美。第三,具有一定的可讀性。《鎮平玉雕•玉鄉千秋》大約60萬字,有很多歷史文獻資料都是第一次與公眾見面,像貝葉經,于隋唐時期傳入鎮平完好保存至今并成為國家文物,而且所有文物資料都是貨真價實的鎮平出土文物,可以為鎮平玉文化歷史提供佐證;另外,文字部分編撰的比較平實詳細,比較干練,也是我自己比較滿意的一部。總體來說在某些方面,這部《玉鄉千秋》在國內玉文化專業論著中也算得上比較系統完整的一部。    
      
    觀點 : 鎮平玉雕將來會成為中國玉雕的脊梁   
 
      
    記者:您是2000年開始擔任“中國玉雕第一局”——鎮平縣玉雕局的局長的,可以說你親眼目睹、親身經歷了鎮平玉雕產業的發展和壯大,請您談談鎮平玉雕及玉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   
      
    王林:鎮平玉文化產業的特點:一是產業鏈條完備,形成了從原料購進、人才培訓、設計加工、產品銷售、質量檢測、品牌培育、宣傳推介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這是中國玉文化產業發展史上獨一無二的。二是市場功能齊全,具有國內一流的專業玉雕市場,有十個專業市場和一個玉文化博物館。三是技術力量雄厚,形成了專業人才的梯次配置,一批朝氣蓬勃、富有潛能的年輕俊杰已經在全國玉雕界嶄露頭角,他們必將成為中國玉文化產業大軍中的中堅力量。四是加工工藝精湛,形成了以獨山玉為代表的“生態+俏色+精工”的藝術語言體系。五是管理機制規范,縣有玉雕局、玉文化產業辦公室,鄉鎮有玉雕辦公室,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十個大城市設有駐外辦事處以加強管理。六是富民效益明顯,帶動周邊50萬群眾致富,將玉文化注入了玉雕產業,使產業,彰顯出勃勃生機,這是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上從未有過的奇跡,可以說是中國玉文化與玉產業結合的最好的典范,這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為鎮平玉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同時也得益于鎮平歷屆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各位玉雕同仁生逢其時,齊心協力,才有了鎮平玉雕產業的今天。   
      
    記者:您剛才也提到了鎮平玉雕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體系,過去我們一直都說鎮平玉雕是“南北兼容”,業界稱之“粗、大、笨”。那么,鎮平玉雕在這10中如何走過一個由“粗、大、笨”到“生態、俏色、精工”的過程,有什么標志情的代表作品嗎?   
      
    王林:按照我個人的理解,以獨山玉為主體玉雕加工藝術語言體系已有雛形,那就是“生態、俏色、精工”,其中表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鎮平大師群的形成,另一個方面則是以獨山玉為主體的加工藝術語言體系的形成。這個演變過程有五件標志性的作品。1975年魯明均大師獨山玉作品《銀球傳友誼》是鎮平玉文化產業思想解放的第一件破冰之作,第一次走進現實,以當中國人熟知的活生生畫面,見證中美建交的歷史。20世紀90年代后期喻朝光大師獨山玉《伏牛晨曲》給鎮平玉雕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氣,是首次反映農村生活場景的田園山子雕刻的開山之作。2001年王東光大師的獨山玉作品《浴》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結晶,以嶄新的思維方式開始與西方美學對話和商討,向世界提供了關于玉雕的時代性、世界性和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問題。2001年張克釗大師的黑白獨山玉俏色人物作品《妙算》,使鎮平玉雕躋身于中國玉雕工藝的一流行業,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看到獨山玉作品《妙算》后欣然題詞,“《妙算》,妙!”2008年,獨山玉作品《太行春早》是現代獨山玉原生態雕刻工藝的代表作,在保留獨山玉玉料材質美的前提下,運用獨山玉的擇色技藝,結合壽山石的浮雕、薄藝雕刻技法,體現“大美不琢”的真諦,也是獨山玉雕刻語言體系成熟的標示。中寶協奧巖秘書長在今年的南陽獨山玉雕刻研討會上對獨山玉工藝水平的評價是:“獨山玉雕刻藝術,是近年來在中國玉雕加工特色區域中,發展最快的地區 ”。    
      
    記者:在產業鏈條上重要的一環,也是當今市場競爭中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人才的競爭,現在在鎮平,形成了一個新的現象,就是鎮平玉雕大師群現象的崛起,你對這種現象的產生作何感想?   
      
    王林:人才廣,產業興。人才始終是我們玉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優勢所在,我們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仵應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仵海洲、中原鐵筆第一人王玉敬、獨山玉黑白俏色趣人張克釗等眾多的人才優勢,國家級大師14人,省級大師100余人。原因在于:我們有玉雕專業學校,進行中級人才的培養,有18所鄉級玉雕人才培訓學校,進行初級人才的培訓;我們還有科研機構,如獨山玉雕刻研究所和玉文化研究會。同時,我們還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辦法培訓人才,定期聘請全國知名大師來講學,李博生、袁嘉琪等大師都過來鎮平講課;定期組織大師、新星參加國內高層論壇和大型賽事,汲取營養。   
      
    總體來說,鎮平玉雕大師隊伍數量大,形成了梯次結構,老中青搭配,后繼有人,應該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中國玉雕的脊梁。   
      
    記者:當今中國玉雕產業的布局,東西南北各地玉雕市場紛紛崛起,相對國內其他的玉雕市場,我們的優勢明顯,但還需要加強哪些環節,以保持長久的可持續發展?   
      
    王林:相比其他玉雕產業區,鎮平玉雕產業的優勢凸現,但不足之處在于:從業人員素質偏低,因從業門檻較低;品牌意識和自我包裝推介意識還不太強烈;市場管理相對滯后。我們只有在內部管理上加強規范,努力把品牌做大做強,加大玉文化的研究力度,才能處于中國玉雕的領跑地位。    
      
    愿望 :發揮余熱,為鎮平玉雕產業盡微薄之力    
      
    記者:我知道您在今年4月份離開玉雕局長的崗位后,婉言謝絕了許多單位和企業的聘請,但卻愉快地接受了獨山玉研究所和玉神公司“首席顧問”的聘請,這中間有什么緣由和故事嗎?   
      
    王林: 一是對“玉神”公司有感情。我離開鎮平縣玉雕管理局局長崗位后,成了玉雕界的“自由人”,一些單位和企業看中了我具有的人脈優勢和管理優勢,想讓我去加盟,我都沒有去,原因是我對“玉神”有感情。玉神公司是在我擔任玉雕局長后和“玉神人”一起創建、打造的玉雕之鄉的一個品牌示范企業。當時就已經和“玉神”的劉曉強總經理一起規劃過企業長遠的發展目標。現在看來,玉神朝著既定的方向實現了目標。玉神公司創辦了十年,我親身參與了玉神品牌確立的過程,從戰略規劃、商標的設計到重大作品的論證,我都親歷其中。舉個例子,我們現在看到的“玉神”商標,就是在我當年創意設計初稿的基礎上完成的,當時,邀請了許多設計師來設計,各方面都表現的不太滿意,后來,我將“玉神”兩字的第一個字母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今天玉神標志的樣子,“玉神”總經理劉曉強看后十分滿意,并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商標。還有克釗張大師獲得“玉星獎”金獎的作品《大唐飛歌》,當時沒有尋得一個合適的命名,看著作品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大唐飛歌》這個名字,曉強也連聲叫好。可以這么說,“玉神”的10年是我們風雨同舟、共同跋涉的10年,10年風雨路、10年兄弟情,玉神的成長,傾注了我的心血,飽含著深厚的個人情感,所以,當劉總邀請時,我不加思索就答應了。    
      
    二是我對“玉鄉”有感情。加盟玉神公司還有更深的含義,是因為玉神是一個充滿朝氣、有企業文化的團隊,一個有行業責任感的企業,我想借助受聘這樣一種形式、一個平臺, “首席顧問”這樣一個身份,繼續留在這片土生土長的熱土,為鎮平乃至河南的玉雕產業發揮一點余熱,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些貢獻吧!【原標題:丹青難寫是精神】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玉神報》作者:陳安定 2011-9-15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