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龍山玩泥——記中國鈞瓷十二獸首創作人王建偉

2012/7/31 14:43:26 點擊數: 【字體:

龍山玩泥——記中國鈞瓷十二獸首創作人王建偉
王建偉在修坯。
      
    王建偉言語不多,身材瘦削,臉膛兒如大多數鈞瓷藝術家一樣,由于窯爐長時間高溫熏烤,比最勤奮的老農還要黝黑。他不說話時,很容易在人群中被忽略。但鈞瓷業界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玩泥成癡的人。     
      
    王建偉祖籍禹州市神垕鎮,出身鈞瓷世家,是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禹州市鈞瓷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河南電視臺《華豫之門》欄目特邀鈞瓷專家,2006年、2007年獲“中國收藏家喜愛的鈞瓷藝術大師”稱號。     
      
    1996年,王建偉創建建偉復古鈞瓷,致力于元代鈞瓷、宋代鈞瓷以及爐鈞的研究創作與開發,其作品穿透歷史,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著名的古陶瓷專家耿寶昌先生對其作品給予了極高的評價。2008年,他創建禹州市神垕大龍山鈞瓷文化村(博物館),被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命名為“大龍山鈞瓷創意產業基地”。     
      
   自2004年以來,在歷屆禹州鈞瓷文化節中,王建偉的作品多次獲珍品獎、精品獎。他精心創作的爐鈞中國鈞瓷十二獸首,被圓明園作為珍品永久收藏。     
      
    王建偉從事元鈞復制迄今已有10個年頭兒。定位于元鈞的復制,是基于這樣一種考慮:元鈞是鈞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宋金以后,隨著鈞瓷藝人的四處遷徙,鈞窯日漸從禹州向外擴展,逐步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窯系。其窯場不僅遍布中原廣大地區,還影響到河北、山西以及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從古窯址的挖掘考察中可以發現,全國4省27個縣市都有元鈞燒制;謴驮x制作,對于當今鈞瓷的傳承與借鑒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鈞瓷的復制首先要有標本。歷史上的元鈞已成為各大博物館的寶貴文物,極難得到。王建偉在千方百計查閱相關資料的同時,重要的任務就是考察窯口,收集殘片,通過窯口分析燒成制度,透過殘片探究釉色的變化。幾年間,從魯山到安陽,從河北的曲陽到內蒙古的四子王旗,不少元代古窯址都留下了王建偉的足跡,僅他收藏的元鈞殘片就有1000多件。就是憑著這些殘片,他基本掌握了元代鈞瓷的主要特征。從殘瓷的足部,他就可以清晰地辨別出它屬于哪個窯口。     
      
    復制的日子漫長而苦澀。器型復原、釉色配料、火溫控制,每一個環節都是一道難邁的坎兒。尤其是釉色配料,為整個工藝環節中最難的部分,決定著整個實驗的成敗。王建偉找來各種礦石材料,反復換算配制比例,然后通過燒制查看釉色效果。王建偉能把元鈞復制得惟妙惟肖,不僅得益于他的堅忍不拔,更重要的是他扎實的基本功。王建偉還在湖南陶瓷技工學校深造了兩年,主攻陶瓷工藝和釉料配制。在醴陵國光瓷廠實習的一年中,他從南方瓷業工人那里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東西。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使王建偉終生受益。正是這種精神的感召,使他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終于成了復制元鈞的一代高手。但自從發現個人的復制作品被古玩商包裝賣了高價,王建偉堅持不再進行舊處理。他認為,復制元鈞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熟悉中國鈞瓷的發展脈絡,提高審美情趣,增加新的釉色品種。它如果成了某些商人非法賺錢的工具,就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近年來,王建偉把精力都投入到以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獸首以藍本創作鈞瓷十二獸首的工作中。3年寒暑交替,在瓷場經歷了1000多個晨昏,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一套形態逼真傳神、釉色古樸厚重而又色彩斑斕的鈞瓷十二獸首終于擺進了大龍山鈞瓷文化村的陳列廳。      
      
    每次在鈞瓷十二獸首前駐足,王建偉的目光都深情而又柔軟,如同一個父親看著自己的孩子。他糾結地說:“我真不想讓它們從我身邊離開,但是我又特別想讓全世界知道它們的好。”此刻,我們能感受到這個臉膛兒黝黑的男人內心深處那屬于藝術家的細膩。【原標題:  龍山玩泥——記中國鈞瓷十二獸首創作人王建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鈞瓷魂網 作者:俊濤 2012-4-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