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季羨林為鈞瓷注入文化魅力

2012/7/30 17:49:44 點擊數: 【字體:


    不久前,在北京市地安門東大街93號的一座古建筑內,開館不久的大宋鈞窯博物館吸引著北京社會各界人士的目光。這是我國五大名瓷中第一個單一瓷種在北京開辦博物館。一直關注鈞瓷的季羨林老先生對榮昌鈞瓷坊董事長苗峰偉說:“你這個年輕人為鈞瓷做了一件大好事,可以利用博物館這個平臺,讓更多的人認識鈞瓷、了解鈞瓷,這對鈞瓷今后的發展很有好處。”
   
    一個偶然的機緣,國學大師季羨林的晚年與鈞瓷復興這一偉業聯結在一起。鈞瓷豐富了季老的生活,也因季老而生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季羨林反復摩挲著光潔美麗的鈞瓷珍品福壽桃,由衷地說:“這是我收到的最有特色的生日禮物。”
   
    榮昌鈞瓷坊董事長苗峰偉的案頭,擺放著一幀廣為人知的照片。照片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與我國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談笑風生。
   
    2006年8月6日,溫家寶總理來到解放軍總醫院病房,為95歲的季羨林先生祝壽。在現場,溫家寶對季羨林一生待人真誠、行事正直、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人品表示景仰。他說:“真理和科學要求真實。您一生坎坷,敢說真話,直抒己見,這是值得人們學習的。”身著紅衣的季羨林先生和總理饒有興趣地探討了“和諧”這個話題。
 
    “在溫總理和季老之間的那個紅紅的壽桃,是我們為季老精心選送的生日禮物。”苗峰偉說,“這幅照片,記錄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季老、對知識分子的尊重與關懷,也記錄了鈞瓷與季老之間特殊的情誼。”
  
    此前一日,苗峰偉帶著新近創作的鈞瓷珍品福壽桃,來到季老病房祝壽。季羨林看到獨特的壽桃造型,驚奇不已。他反復摩挲著光潔美麗的鈞瓷珍品,由衷地說:“這是我收到的最有特色的生日禮物。”
   
    鈞瓷珍品福壽桃經榮昌鈞瓷坊歷時一年傾力打造而成。作品整體是一個豐碩的壽桃,桃子的裂隙處,巧妙地嵌入一個須眉飄飄、笑容可掬的壽星仙翁。壽桃底部桃枝上一只蝙蝠依附其上。作品整體表達了福依蟠桃、福壽綿長之意。
   
    短暫的言談之后,苗峰偉等人起身告辭。季老的秘書李女士小心翼翼地把福壽桃收入盒子。她說:“這兩天人多,如果桃子碰破了,季老會不高興的。”
   
    不料季羨林急急地攔阻道:“別收起來。”他指指身邊的幾案:“放在那上面吧,我看著方便。”
   
    就這樣,福壽桃被放在季老病房最為顯著的位置。靚影隨著各大媒體對溫總理祝壽活動的報道,走向了大江南北,廣為人知。  苗峰偉將季羨林題寫的一幅書法作品交給了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上面寫道:“祥瑞、乾坤、華夏,皆鈞瓷之魂。”
   
    2006年1月9日,在國家博物館一樓會客廳中心擺放的3件鈞瓷作品,吸引著人們的目光。祥瑞瓶、乾坤瓶、華夏瓶———從2003年到2005年,它們作為國禮,分別被贈送給各國政要。如今,它們組成的“易之華夏”系列,作為中國走向世界的時代象征,作為現代鈞瓷藝術的巔峰之作,將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這3件作品凝聚了國學大師季羨林和眾多藝術大師的心血。”在收藏儀式上,苗峰偉將季羨林題寫的一幅書法作品交給了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上面寫道:“祥瑞、乾坤、華夏,皆鈞瓷之魂。”
   
    苗峰偉至今還記得,2003年,當他受博鰲亞洲論壇的委托制作國禮鈞瓷時,前往北京請季老指點創作理念。
   
    就在那張病床上,季老仔細聽了苗峰偉的敘述。他說:“鈞瓷作為國禮,名有所值。”隨后,他提出了自己的思路:把中國主文化中最美好的東西糅合在一塊,把民俗的、傳統的吉祥圖案結合在一起,還要和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結合起來。博鰲亞洲論壇是以研究經濟為主的,禮品還要和該主題有聯系。
 
    “季老,您看采用什么樣的造型為好?”坐在病床前的苗峰偉謙恭地問。季羨林閉目想了想,說:“《詩經》中有‘氓之蚩蚩,抱布貿絲’的詩句。布就是布幣,是我國出現較早的金屬貨幣,其形狀大多為鏟形。布幣的出現代表著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這和博鰲亞洲論壇的主題相吻合,禮品外觀以參照鏟形布幣的形狀為好。”
   
   
按照季老的指點,眾多藝術大師齊心協力,創作出的祥瑞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工藝美術大師張三說:“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季老對鈞瓷的影響,那就是他向鈞瓷注入了文化的魅力。”
   
    季羨林與鈞瓷的結緣,或許只是偶然的際遇,但他對鈞瓷的影響,卻是這樣的深遠。
   
    苗峰偉和季羨林的弟子相熟。6年前,經這位弟子引見,在季大師90歲生日那天,苗峰偉特意贈送給大師一件精致的鈞瓷,其造型是一頭可愛的小豬。
   
    老先生是屬豬的,一看到這件鈞瓷就樂了:“我還沒有見過這么可愛的豬呢。”在詳細詢問了當今鈞瓷的發展現狀后,他向苗峰偉建議,鈞瓷的發展不能夠離開我國傳統文化,這是血脈,斷不得,發展鈞瓷要以傳統文化為基點。
   
    幾年來,在季老這一思路的指引下,榮昌鈞瓷坊制作了一系列頗有影響的鈞瓷珍品。這其中,既有聲譽傳播四海的天地人系列,也有中秋團圓瓶、旺瓶、合瓶、將軍樽、中華千鈞印等富有特色的鈞瓷珍品。
   
    一頭長發、灑脫不俗的工藝美術大師張三是這一系列作品的主創人員之一。獲得巨大成功的他提起季羨林先生時十分謙恭:“季老是國學大師,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到的審美能力為人嘆服。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季老對鈞瓷的影響,那就是他向鈞瓷注入了文化的魅力。”2007年中秋,榮昌鈞瓷坊又向季老獻了一份厚禮:月是故鄉明。這一作品的創意,來自于季羨林的同題散文,表達了人們對于故鄉、對于親人、對于生命的感懷。
   
   
季羨林影響并改變了鈞瓷,鈞瓷反過來也豐富和延伸了他晚年的生活。
   
    與苗峰偉相識之前,他僅僅知道書本上的鈞瓷知識,知道鈞窯是宋代五大官窯之一,也知道傳世鈞瓷的稀有與珍貴。在與苗峰偉相識之后,他才得以直接地感受傳統鈞瓷藝術持久而迷人的藝術魅力,并以九旬以上的高齡,在病房里富有熱情地參與鈞瓷的設計,不遺余力地推動著鈞瓷的發展。
      
    提筆寫字已經十分費力的季羨林,為“易之華夏”系列的每一件作品題寫了標簽,并寫下了“天人合一”與“祥瑞、乾坤、華夏,皆鈞瓷之魂”的贊語。
      
    于收藏的鈞瓷珍品,季羨林珍愛有加。近年來,中國現代文學館、季羨林博物館等單位著手征集與他相關的紀念品,爭相要求收藏他參與創作的鈞瓷作品。他回絕道:“別的我都可以捐出去,但這幾個寶貝我得在有生之年自己留著。”【原標題:季羨林為鈞瓷注入文化魅力】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作者:劉俊民 2007-12-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