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報平頂山訊 “鄭州商店里的金鑲玉,都是從我們這兒提的貨。”4月21日上午,“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發現”采訪團來到平頂山市郟縣,在金鑲玉手工加工作坊,金鑲玉工藝第八代傳人李冰十分自豪。
都說“有錢難買金鑲玉”,難道這“金鑲玉”又重現江湖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楊根連說,金鑲玉學名為“金銀鑲嵌寶石玉器”,最早見于漢代,就是把金銀等金屬制作的圖片鑲嵌在玉石上。
“‘金鑲玉’這個絕技不是早在清代已經失傳了嗎?”對此問題,同是金鑲玉傳承人的李建立說,他們現在制作的“金鑲玉”和原來的傳統工藝“金鑲玉”是不同的。老“金鑲玉”的確在清代已經失傳,而他們的“金鑲玉”是另一套工藝。
“我們祖上為了給精美的工藝品(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名瓷玉器)上面存在的瑕疵進行修補,就把金子鑲嵌到上面,隨著一代代的相傳,一代代的發展,逐漸發現,‘金鑲玉’不但能夠修補瑕疵,還能夠提升工藝品的美觀度,增加它的價值和鑒賞性,于是就形成一種工藝代代相傳了。”李建立說,他們的這套工藝,已經流傳400多年了。
如今,李冰、李建立這一批民間藝人將現代科技與傳統手工工藝相結合,創造出了別具一格的郟縣“金鑲玉”,把傳統文化中象征福祿壽禧、吉祥如意及名花異草、珍禽異獸等圖案鑲嵌在工藝品、器具上,使工藝品、器具更加美觀、精致。【原標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發現金鑲玉再現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