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廣森:創新才能走出去
2012/7/25 11:21:3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江廣森大師在獨玉雕刻方面的成就從一件作品可窺一斑。 2008年4月,在南陽第七屆玉雕節上,由他歷時7年創作的獨玉作品組雕擺件《清煮肥羊》《千秋美食》,以奇思妙想的創意和巧奪天工的雕刻技法一舉奪得本屆作品金獎。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佰達這樣評價這組作品:從構思和雕刻工藝上均超越了臺北故宮博物院三大鎮館之寶(紅燒肉、毛公鼎、翠玉白菜)的“紅燒肉”,堪稱當代的玉雕絕品。2008年12月,央視一套以《羊玉奇緣》為題,對該作品進行了專題報道。2009年3月,亞洲珠寶聯合會珠寶評估委員會對該作品進行了價值評估,評估參考價值為1.36億元,其中《清煮肥羊》1.2億元以上,《千秋美食》1600萬元,同時選送的《破殼成龍》《冰梅》《連連發財》分別被評估為600萬元、300萬元、200萬元。
時至今日,談及這組作品,江廣森坦誠,當時根本沒想到專家們給出這么高的評估價,或許會有炒作的成分在里面,但不管怎樣,這組作品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藝術創作的里程碑。他還告訴記者,其中的《清煮肥羊》已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買家以天價收藏。
如今,江廣森和他的團隊正在創作目前南陽最大的一件獨玉作品《香格里拉》。這件象征吉祥如意的作品長3米多,重4噸有余。據他介紹,該作品由4位玉雕大師雕刻,去年年初動工,預計今年底即可完成,市場估價在千萬元以上。在雕刻技法上,該作品突破傳統山水雕刻手法,將西方雕塑與中國傳統雕刻手法相結合,賦予現代的文化內涵,使作品更具新意。“在獨玉雕刻上,我們在保留傳統優勢的基礎上,一定要有所創新,不僅給人視覺上的享受,還要有意蘊,讓人看后有所思考,買家不一定懂玉,但文化是相通的,作品只有與買家產生共鳴,才能產生價值”。
對于當今南陽玉雕的現狀,江廣森說,近年來,通過廣大玉雕大師們的不懈努力,獨玉雕刻的“粗笨”問題基本上解決了,工藝也得到了外界的認可,特別是在獨玉擺件制作方面,走在了全國同行業前列,但有新意的原創作品太少,缺少文化內涵,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在剛剛結束的第七屆玉雕節上,展出的獨玉作品,有多少是原創的?這應該引起南陽玉雕大師們深思。江廣森認為,色彩豐富是獨玉的亮點,俏色運用是獨玉雕刻的靈魂,獨玉雕刻應該揚長避短不斷創新,唯有此,作品才有生命力。
談及今后獨玉雕刻的發展方向,江廣森說,“10年前,買玉的人基本上都是暴發戶,他們買玉的目的是保佑平安、祈求發財;10年后的今天,隨著富有人群文化素質的提高,他們對玉及玉文化的認識都發生了變化,這就需要我們雕刻有文化內涵的作品,需要不斷創新,而獨玉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只有利用好這個優勢,獨玉雕刻才能真正走出南陽,走向全國”。
江廣森感謝本報對南陽玉雕大師群現象的關注,認為本報的宣傳是及時和必要的,并希望南陽的其他媒體能像本報一樣擔負起社會責任,為南陽玉雕事業的發展鼓與呼。【原標題:江廣森:創新才能走出去】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南陽廣播電視報 作者:徐道勝 201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