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它集自然之美,塑造化之妙的形式風格,用其獨匠心,妙趣天成的藝術感染術,以表現形式加技法營造出神奇的藝術境界。使其具有自然美、雕琢美及造型美的獨特性的藝術風格。帶著人們詠嘆的藝術百花園之感,我們欄目組記者推開了世界民間藝術根雕大師,行業首席專家周厚安的藝術門扉,置身于神奇,深奧的根雕世界。
周厚安,藝名:周藝文,男,1952年2月生,大專學歷,博士學位,中國一級工藝術家,民間工藝美術大師,世界民間藝術根雕大師、行業首席專家、中國國際專家學者聯誼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世界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副主席、全國科監委行業發展戰略委員會傳統文化根雕藝術行業副理事長、中國藝術名家研究院榮譽院長、中國當代藝術協會終身名譽主席、中國藝術工作者協會終身名譽會長、中國根藝美術學會理事、河南省新縣山鷹根雕廠廠長。
此時此刻,禁不住讓人觸景騁懷,思緒萬千。他用其獨具匠心,妙趣天成的藝術感染力,受到觀者的贊嘆不已。
樹之源頭自然成,
鬼斧神工呈精靈;
神形兼備施絕技,
枯木得道大雅堂。
這首奇詩秒句是對周大師藝術追求的概括和濃縮,這一件件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作品,都是被根雕藝術家周厚安用沙中見金的慧眼,從大自然中提煉出的藝術精華。學無止境藝無涯,是周厚安追求藝術高峰的目標。鍥而不舍、苦苦探索,是他讓藝術點亮人生誓言。為了提高藝術休養,周厚安博采眾長,涉獵歷史、人文、藝術和美學等眾多知識。虛心尋求藝術界專家、教授的指點,并廣泛吸取國內外根雕技法之長,巧妙地結合天然之根的造型特征,經過縝密的藝術構思,用藝術的角度,多視角、多層次的發掘原材料本身蘊藏的內涵和藝術價值。用奧妙的藝術表現手法,用天然形態,雕刻出人人愛不釋手、目睹不忘、回味無窮、寓意深遠的根藝精品。
根藝美在自然、貴在發現。大自然雖給我們創造了各種奇異美妙的形象,卻要藝術家用敏銳的眼光、高度的藝術想象力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來發現、創作成具有藝術特色和價值的根藝作品。
周厚安在采訪中說:我是在80年代末,由縣科委張老師和文聯主席徐德華的引薦下,愛上了根雕這門藝術,我選擇了這條藝術對我以后的人生我覺得是對的。開始呀,要回想起來,確實是難,難到無法形容,開始那個時候是改革開放,農村聯產責任制承包剛剛分到戶,人們有著自由勞動的選擇,開始我就有這個想法,我想人就這一輩子,不容易來到這個世上,我就選擇了根雕藝術,我就加倍了信心,古言說,三十而立,我已經過了爾立之年,那時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從事這個行業,我就開始了人生的賭博,在那個時候,人民生活水平還沒有提高,對根雕藝術完全不懂,也不理解,我長年只有勞動,沒有收獲,那難得有時候真的無法形容,家里人都不理解,那時我在農村,,村民都說我是神經,發瘋,我整天閉門不出,清早沒亮我就獨自上山去找材料,一直到晚上黑的不見人的時候才回來,我最難忘的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那時候我的責任田地,包括我的菜園種什么,菜我都不知道,全由我妻子一個人承擔,確實有點還對不起她,因為那時候我全部有家庭生活,收入只有通過她一點點的勞動來匯集的,我什么也沒有收入,因為那個時候人家都不理解,市場上更不說把客觀存在賣掉,我只是認為我做對了,我就始終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去創作,在家里沒有人沒有知音,就這樣我默默地干了兩年,現在回想起來感覺到很后怕。
特色鮮明,追求“天人合一“,注重藝術創新,取材范圍廣泛,雕刻精良,表現手法多樣。正如一位哲人所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在生活中發現藝術,要藝術創作愉悅身心。周厚安利用大別山腹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處處留心細察,有意無意間獲得形態各異、獨特無比的奇異根材。經過依勢相形,豐富聯想,精心雕琢,一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具有生動意趣的根雕作品就應運而生。他變平凡為瑰寶,化腐朽為神奇,注重天趣與人意有機結合,突出神韻意趣和思想內涵,追求藝術格調。一件成功的根雕藝術品是需要通過浸泡、殺菌、剔皮、拋光、刷漆、烤蠟、防腐等幾十道手工藝,經精工細鑿制成根藝的作品集色、形、質、味、韻五個方面。既保留了根材自然的天趣又加入了寫實、夸張、變形等手法及人的意志,雖由人作卻宛如天成,給人獨具東方美韻的藝術精品。自80年代開始從事根雕藝術創作的周厚安,不斷汲取前人經驗的同時注重搞好每件原材料的創作,用一雙慧眼發現原材料本身蘊藏的內涵和藝術價值,力爭通過藝術手法使之成為藝術作品。在近20多年的藝術創作生涯中,周厚安創作了一大批構圖精美、雕琢精細、逼真傳神的根雕作品。或巧勝天然,或修飾雕琢。每件都融入了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和藝術追求,蘊涵了永恒的藝術意境,并多次在國際展覽會上獲獎。代表作品“山鷹”、“國寶”、“博”、“昂首”、“母子情”、“獅崽”、“守護神”、“臥獅”、“雄風”、“頤養千年”、“較量”、“東方醒獅”、“虎嘯”曾先后在省級、國家級根藝作品中榮獲金、銀、銅獎共13枚,作品“健壯十年“、”守護神“在第二屆中國吉林國際浪木、根藝、木雕藝術博覽會榮獲國際金、銀獎各一枚。根藝作品”寵愛“在2004年12月香港舉辦的”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大展中榮獲金獎,并頒發”世界杰出華人藝術家“證書。2010年受世界教科文組織、世界民間文藝家協會邀請在法國巴黎世界和平民間藝術作品大賽中根雕作品東方醒獅榮獲國際金獎。2000年至2001年周厚安先后被河南省根雕藝術協會學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定為高級根藝美術師。中國根藝美術學會學術資格高級評審委員會評定為高級根藝美術師。2009年9月經全國人事資質資格考核辦公室考核評定為:一級工藝美術家,經中國傳統藝術鑒定評定評估委員會藝術家作品價值評定:68000/平方尺。
周厚安在藝術追求上博采眾長,涉獵人文,藝術和美學等眾多知識,并廣泛吸取國外根雕技法之長,巧妙地結合天然之根的造型特征,使他達到藝術最高境界。
人們常說一件好的藝術作品,能含蘊萬象、吐納深情、流芳萬年、生命永恒,人們可以從不同方面解讀出新鮮的寓意,體會多層次的價值。他創作的作品有形象逼真的人物造型。如:“貴妃醉酒”、“思鄉、“渭濱垂釣”,造型自然、個性鮮明,質樸中凸顯精神、有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形態各異,使作品融動靜于一體,寓意深厚、氣勢磅礴,“血盆大口”的“東方醒獅”:長3.2米、高1.2米,獅口鑲嵌著一塊天然石塊,獨具情趣,顯出東方醒獅一聲巨吼、萬獸俱寂的王者霸氣。
根雕的材料來源豐富,山坡、路旁、田埂、林邊、苗圃、河邊,到處都有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根藝愛好者獨具慧眼去發現,就不愁沒有好材料。正如周厚安平常所說:“大自然創作出各類形象,但你必須有審美的眼光,方能認識它的美,既而才能挖掘、創造出它的美”。
根雕藝術是一門獨特藝術,它來源于自然,超脫自然,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讀者的心靈,讓讀者體驗大自然的美。這就是根雕大師周厚安追求的藝術境界。他用作品反映人們內心世界的情感,渴望給讀者以啟示,激發人民在困境中堅韌自強,在生活中珍惜生命、關愛他人,這也許就是他的作品存在的社會價值。
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藝術家們嘔心瀝血的造詣,為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聯想,同時也促進和提升了人們在藝術享受中的文化品位。它那詩情畫意般的藝術境界,恢弘奔放之氣勢,飄于自然之韻味,吸引人們無限遐想和感悟。周厚安在送給人們藝術享受的同時,虧欠給家庭的太多,但他在尋根覓奇,習練雕刻技巧的道路上,卻始終不渝。
隨著時代潮流搏動,周厚安用豐富的文化修養,博大精深的藝術,創作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作品。周厚安用辛勤的汗水,澆灌了根雕藝術沃土,一朵朵盛開的藝術奇葩,傳遞著人們對文明向上的精神追求,他用創意給更多的人帶來的是快樂和享受,在辛勤的背后,社會付給他的是一張張獎牌。
其作品曾在中國城市新聞報、中國改革報“藝術人生之旅專欄”、《國際商報》“藝術人才集萃”專欄、中國商報《收藏雜志》、收藏導報、中國文化報“翰墨風華”專欄、河南日報、中央電視臺、河南電視臺、信陽日報、《花木盆景》雜志,《世界文藝》雜志、《中國當代根藝精品選》畫冊、《中國藝術品鑒賞與收藏》、《河南根藝》等畫冊、雜志上發表。
曾先后被編入《中國專家名人詞典》、《世界名人錄》、《強國豐碑》、《中國知名專家學者辭典》、《世界人物辭海》、《中華名人大典》、《中國記錄年鑒---共和國建設者成就記實》、《輝煌的中國---中華藝術精典卷》、《中國民間藝術家卷》、《世界名間藝術大師大辭典》、《世界和平民間藝術作品大賽精品集》等典卷。
創新,既是一個文化功底又是時代發展和進步。必須不斷豐富文化藝術修養,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創新發展。周厚安將繼續汲取現代人的審美雨露和文化理念,在根雕這門獨特的藝術道路上,用智慧和勤奮不斷追求創新和發展,展現出新時代根雕藝術的蓬勃新姿。
周厚安回想這二十多年來,從事根雕藝術確實不容易,印象最深感受最深地還是那些幫助過我的老師和朋友的鼎立相助,沒有他們也就沒有我的今天,有時我經常想啊!如果我要這條藝術道路上不能成功,我就辜負了他們的希望,對不起幫助和關心過我的人,我每次出去參展的時候,我就認為,只有他們的希望促進我一次又一次的度過難關,我每次能得到獎,我覺得是他們在后面給我的無限的厚愛和希望,這么多年來,除了老師和知心朋友給我感激的還有那些社會關心我的各級領導,每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都鼎立相助,我覺得我是終生難忘。
我對我以后的藝術人生充滿信心,我覺得我在我有生之年我要繼續努力,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要走出國門與同行藝術界更好的交流,我覺得每出去參加者一次大的展覽活動,對我都是一個很好的收獲,人家說從師不好訪友,只有更多的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造詣,才能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在以后的創作藝術道路上,我滿懷信心,我要創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走出國門與同行多交流在每次的活動參展中我有很多的收獲,我要為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根雕藝術作出我應有的努力和貢獻,也是對這20多年來關心和支持我的朋友、老師領導的一種回報。【原標題:周厚安:做出更多更好根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