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央視《生財有道》欄目播出新鄉麥稈畫

2013/7/12 17:19:42 點擊數: 【字體:


    “藝術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麥稈,這種生活中稀松平常的東西,卻可以把它制成遠銷國外的藝術品……”4月19日晚6時43分,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生財有道》欄目播出專題片《麥稈中的財富》,全面介紹新鄉麥稈畫和它的制作者常愛英。
  
    央視主持人帶著觀眾走進常愛英的春之聲工作室,一幅幅光彩奪目、制作精良的麥稈畫展現于眼前。畫中的牡丹雍容華貴、梅花清雋高雅、蝴蝶留戀花叢、仙鶴姿態各異……毫不起眼的麥稈,在常愛英手中被賦予了生命。
  
    常愛英,生于新鄉一個美麗的村莊,大自然賦予了她愛美的天性,幼時的她喜愛穿梭于金黃的麥浪中,5歲時就表現出突出的繪畫天賦。1992年,她畢業于河南大學美術專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迷上了麥稈畫,從此,她一頭扎進人們視作廢物的麥草堆里。麥稈畫是一種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民間手工藝,長久以來被湮沒于歷史的長河中,直至上世紀80年代才重新興起于中原地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麥稈畫有著麥稈的天然色澤,它的美麗深深地吸引著常愛英,但是傳統麥稈畫也存在諸多不足:它制作工藝簡單,色澤單一,題材不夠寬泛,據大眾審美標準有一定差距。
  
    受過高等美術教育的常愛英不滿足于承襲傳統,她決心進行大膽創新。經過無數次試驗與思考,她巧妙地將民間工藝與繪畫技術相融合,首創出“立體繪畫熨燙工藝”,使麥稈畫的表面形成無比豐富的層次和色變,表現力得到極大提高。運用這一技法,她創作出一幅幅具有清晰的層次、合理的透視、自然的光感等嶄新的藝術作品。
  
    有著豐厚文化底蘊和敏銳藝術感的常愛英還極大豐富了麥稈畫的題材。她借用唐詩宋詞意境,創作出《梨花一枝春帶雨》、《一剪梅》、《東風破》、《蝶戀花》等意境優美,帶有濃厚文人氣息的作品;借鑒油畫技法,化用歐美文學名著的情節,創作出具有歐美風情的《藍玫瑰》、《百合花》、《荊棘鳥》等作品!断疑显隆、《鳳凰涅槃》、《神引》等作品則以超現實的想象,打破常規的繪畫技法,表現了作者追求唯美、追求內心祥和、探究未來世界的思想。2011年,常愛英花費3年時間創作的巨幅麥稈畫《萬生和》面世,作品全長30米,高1.5米,作品將自然界不同季節的多種飛禽與樹木花草,統一展現在畫面中,旨在表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宏大主題。據悉,該作品已申報健力士世界紀錄并獲得認證,成為世界最大麥稈畫。
  
    早在2004年,央視就曾播出常愛英主講的《麥稈畫的制作》。她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世界杰出手工藝徽章”,這是我省手工藝品所獲的最高獎項。其作品《春之聲》入選省知名文化產品,她本人還被授予“新鄉市文化產業發展先進個人”稱號。
  
    如今,常愛英的麥稈畫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成為新鄉文化產業中的一朵奇葩。常愛英告訴記者:“能為繁榮新鄉文化產業盡綿薄之力,感到欣慰和自豪!”(記者 趙新顏)【原標題:央視《生財有道》欄目播出新鄉麥稈畫】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鄉日報 2013-04-22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常愛英:麥稈編出奧運“全家!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