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問陶盆窯村

2013/7/22 8:46:21 點擊數: 【字體:

    初夏的一個下午,見到張紅才時,他正坐在“轆轤車”前做著“拉坯”。只見一米見方的“轆轤車”的托盤上放著約十公斤左右的泥料,在托盤的旋轉下,逐漸變成一口秀氣的陶瓶。他的動作因為操作熟練而顯得格外輕靈。

    張紅才家里是一個生產土陶的家庭作坊,在盆窯村像這樣的作坊共有三家。盆窯村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沁陽市山王莊鎮,因世代燒制陶盆而得名。這里因黑陶制品生產歷史悠久、工藝精湛而名揚天下,是中國著名的黑陶之鄉。  

    據說唐朝時盆窯一帶就開始制作黑陶了。到了明清時期,盆窯村燒制的大爐鼎、坐鼓、古瓶、花盆、魚缸、壽缸、青獅、白象、福鹿、孔雀等,備受宮廷喜愛。清光緒年間,盆窯村張子和在北京開了一個黑陶貨棧,有一次光緒皇帝出巡,看到該貨棧門口擺的爐鼎、香案,就落駕觀看,贊不絕口,并讓店家往皇宮送一批貨。從此,盆窯的黑陶制品聲名遠揚,前來訂貨的客商絡繹不絕,“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硬如瓷”的盆窯黑陶也隨之傳遍神州。1915年,盆窯村西溝的張義和與王太新燒制的犧型墩、婦庚卣、乙亥鼎、象鼻鼎、魚紋壺等被選中送往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并榮獲金獎。此后,英國人還把盆窯送的黑陶展品拍成圖片畫出圖形,付梓四集《黑陶圖譜》。

    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制作黑陶工藝,最關鍵之處是每一件器物都是用純手工做成的,每一件器物上的紋路,都是制陶人的指紋摩挲出來的。紅土做成的胚型還要經過將近20個小時、800攝氏度高溫的烈火煅燒,每一件黑陶成品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制作肯定是費時耗力,很難大規模地批量生產,經濟效益因此不高。于是現在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學習紛繁復雜的制作工藝,原來從事黑陶制作的匠人,也大多轉行了。

    然而,也許是由于“物以稀為貴”,或許是現在的人們又有了歷史的情懷,盆窯黑陶再一次成為了市場上的走俏商品,一件直徑80厘米的雕花魚缸,可以賣到幾百元。

    今年58歲的王政成是村里唯一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黑陶制作技藝的傳承人,也是聞名遐邇的能工巧匠。我們在他的窯上見到,他正在制作酒甕,使用的工具大都是缸錘、石錘、油布。只見他一手拿石錘在甕內側敲打,一手在外側輕輕錘打,緩緩旋轉。做好一個酒甕,需要轉上30圈,上下通打四遍,然后再磨光表層。這樣的酒甕,王政成一天能做10個。

    盆窯黑陶是一種火與土的藝術,是力與美的糅合,是歷史與文化的結晶。但愿盆窯黑陶這一流傳千年的文化藝術奇葩,在弘揚傳統文化的滾滾暖流中,迎來新的春天。【原標題:問陶盆窯村】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3-06-1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浚縣泥哨:郵票里傳出的悠遠鄉音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