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喋血孟良崮 勇奪濟南府
2013/7/22 10:34:24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許世友在紅四方面軍出身的上將中間,年齡大,入黨早,資歷老,是紅四方面軍出身的上將中最早當連長、營長的人,最早建功、最早出名的人,因性情暴烈、作戰勇猛而聞名全軍。
許世友不但領兵打仗勇猛頑強,而且他本身的武藝也相當高強,在戰場上經常是沖鋒陷陣,一馬當先。年輕時,他在少林寺就是武林高手。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尤其對大刀特別鐘愛。他常掛在嘴上的幾句話是:紅軍槍彈不足,大刀是冷兵器中最為便當、最讓敵人膽寒、最有號召力的一種兵器。許世友曾7次參加敢死隊,2次任敢死隊隊長,4次負傷,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大刀團長”的威名遠揚四方。
1934年7月上旬,時任紅四方面軍第九軍副軍長兼第二十五師師長的許世友,率部在四川萬源大面山英勇抗擊四川軍閥劉湘的川軍。許世友身先士卒,在同敵人短兵相接時,揮舞大刀,進行慘烈的肉搏戰,結果竟將那把純鋼的大刀砍得缺鋒卷刃。戰斗間隙,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來到紅二十五師陣地,既表揚了許世友,又說了鼓勵的話:“考驗是很嚴重的,可是我們有從百戰中打出來的戰斗作風——硬!這就是我們能戰勝一切敵人的法寶!”許世友將此牢記在心。他指揮3個團的兵力,以紅軍特有的“硬”的戰斗作風,經過一個月的堅守防御戰,最終打垮了在數量上占絕對優勢的敵人。萬源保衛戰是紅四方面軍在川陜蘇區進行的規模大、時間長、激烈殘酷的堅守防御戰。此戰結束后,勇立頭功的許世友被提升為紅四方面軍王牌第四軍軍長。
抗戰爆發后,在1939年的香城固誘伏戰中,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旅長陳賡因腿傷復發,委托副旅長許世友親自指揮。許世友命令部隊構筑了一條2500米長的菱形戰壕,壕邊移栽了一叢叢紅柳稞,村口還挖了陷阱,上蓋木板,再覆以干沙。許世友考慮到新一團才組建半年,每人僅十幾顆子彈,手榴彈也不多,戰斗開始不久,就命令:“拼刺刀!”他自己從背上抽出大刀直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這次誘伏戰,三八六旅僅以傷亡50余人的代價,斃日軍大隊長以下200余人。
1941年3月,許世友被派往山東縱隊任第三縱隊參謀長兼第三旅旅長。在歡迎會上,驍勇的許世友便語出驚人:“毛主席派我來膠東就是要打仗的。太平我不來,我來不太平。”
針對蔣介石制造的血腥的“皖南事變”,許世友首先拿國民黨膠東九區的專員蔡晉康開刀,指揮部隊兵分3路,合圍牙山,只用3天時間就解決了戰斗。接著,許世友又揮師南下,一戰郭城,二戰榆山,三戰萬第,殲滅膠東最大的投降派趙保原所部主力,剪除了膠東日軍的羽翼。毛澤東聞訊高度評價說:“許世友打紅了膠東半邊天,了不起,了不起!”
1942年2月,許世友調任八路軍山東縱隊參謀長,同年10月,被任命為膠東軍區司令員。在反“掃蕩”、反“蠶食”斗爭中,許世友領導膠東抗日軍民開展了游擊戰爭。他們根據對敵斗爭的需要,自制了10多種土地雷,創造了30多種埋設地雷的方法,動員15萬人民群眾參加了為期5個月的煙青公路破襲戰,粉碎了日偽軍的“掃蕩”和“蠶食”,打得敵人心驚膽寒。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作為膠東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奉命率部堅決打擊頑軍,捍衛人民的勝利果實。8月19日拂曉解放威海,24日傍晚攻占煙臺,然后揮師直插平度。頑守平度城的是原偽綏靖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王鐵相,此時投蔣反共,搖身一變為國民黨第九軍中將軍長。王鐵相準備抗擊許世友的“土八路”,迎接“盟軍”和“國軍”在青島登陸。許世友則冷冷一笑:“管他什么鐵箱、紙箱,不投降就把他砸成個破箱!” 9月10日,膠東八路軍經過一番強攻猛打,一舉攻破平度城,活捉王鐵相。許世友三戰三捷,取得抗戰勝利后的開門紅。
1946年6月,許世友奉命率領膠東軍區部隊參加山東討逆戰役,堅決反擊國民黨軍的蠶食和偷襲。8日深夜,首先在膠縣打響圍殲國民黨暫編第十二師趙保原部的戰斗,結果僅用了10個小時就干凈利落地結束戰斗,擊斃趙保原。膠縣解放之后,許世友率部相繼攻克高密、即墨,又是一個痛快的三戰三捷。
之后,許世友領導的膠東軍區部隊被一分為三:一部分由吳克華率領,奔赴東北,編為東北野戰軍第四縱隊;留在山東的部隊一部分由周志堅指揮,編為華東野戰軍第十三縱隊;一部分由許世友本人率領,編為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許世友任縱隊司令員。
1947年2月初,萊蕪戰役打響,許世友率部從膠東遠赴魯中,第一次參加大兵團作戰。第九縱隊以第二十五師和第二十六師約2萬人的兵力,在博山西南的和莊附近設伏,與兄弟縱隊聯合,一舉擊斃國民黨軍第七十七師師長田君健。此戰中,第九縱隊以風卷殘云般的攻擊戰術,贏得了華東野戰軍首長的青睞,從此,被作為攻堅主力使用。
1947年5月中旬,在孟良崮戰役中,許世友向各級指揮員下達命令:“你們師長當團長,團長當營長,營長當連長,帶頭沖!”最終,第九縱隊從山下打到山上,攻占雕窩峰,突破主峰600高地,最先把紅旗插上山頂,為全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七十四師立下了汗馬功勞。
1947年9月上旬,膠東保衛戰開始。這時,時任華東野戰軍東線兵團司令員的許世友,與政治委員譚震林一起,統一指揮留在山東的第二、第七、第九、第十三縱隊,堅持內線作戰。諸城攻堅、道頭反擊、高密會師,一氣呵成,首挫敵范漢杰聚殲我膠東主力的計劃。在膠河戰役中,攻克三戶山,占領范家集,激戰紅石山。在膠高追擊戰中,一攻丈嶺,二攻臥牛山,三戰玉皇頂。以第九縱隊挑大梁的華野內線4個縱隊,用4個月的時間,粉碎了國民黨軍占領膠東的企圖,從根本上轉變了山東戰場的局勢。
1948年3月中旬,許世友指揮山東兵團遂行膠濟路西段的周張戰役,打了開春第一仗。先以第七縱隊圍攻張店,并在野外堵截全殲棄城而逃之敵,俘敵4400余名。再以第九縱隊奇襲周村,經10多個小時戰斗,全殲國民黨軍整編三十二師1.5萬余人。
1948年4月上旬,許世友指揮山東兵團實施了膠濟路中段的濰縣戰役,一舉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四十五師及2個保安旅等部4.5萬余人。
1948年9月,作為山東兵團司令員的許世友,奉命指揮濟南戰役的攻城行動。經過8天8夜激戰,我軍一舉攻克山東省省會濟南城,殲滅國民黨守軍10萬余人,活捉統掌山東軍政大權的國民黨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
1953年4月,時任山東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被任命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三兵團司令員,赴朝參戰。在夏季反擊戰役中,許世友參與了作戰方針的研究制定。這次戰役一舉突破了聯合國軍的防線,為促成朝鮮停戰的實現,立下了汗馬功勞。
1979年2月,年逾古稀的許世友作為廣州軍區司令員,參加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奉命指揮了廣西方向的自衛還擊作戰,老驥伏櫪,再創輝煌,堪稱當代的老黃忠。【原標題:許世友:喋血孟良崮 勇奪濟南府】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黨史縱覽》2013年0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