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普通通的樹葉,在別人手上也許一文不值,但在信陽民間藝人余貴明手中,卻被雕刻成了各種形態的藝術作品。日前,記者隨“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采訪團”來到信陽,見到了余貴明的葉雕作品。
余貴明說,商城葉雕技藝自漢朝就有了,具備了版畫、微雕、剪紙等藝術的表現形式,是利用葉片的自然形態、縱橫交織的脈絡,進行創作加工。刻畫內容千姿百態,山水、人物、寫意等樣樣信手刻出,余貴明在樹葉雕刻中還融入了西方畫法明暗變化的技巧。
據介紹,商城葉雕起源于公元75年前,在蔡倫造紙術發明前,商城就有了以樹葉、樹皮、獸皮、金屬箔、土陶等為原料的剪紙技術。目前,只有余貴明等少數人從事這項商城葉雕工作,一些老的商城葉雕藝人先后離世,而學習商城葉雕必須懂得一定的繪畫和雕刻技藝,商城葉雕在傳承上便漸漸陷入了危機。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發現 在樹葉上雕刻“生活”。□首席記者 梁新慧【原標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發現 在樹葉上雕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