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讓二夾弦奇葩繼續開放

2013/6/28 16:35:44 點擊數: 【字體:


    劇團散了人未散

    在西門大街以北,有個被群眾稱之為 “二夾弦大院”的居民小區。說它是二夾弦大院,是因為小區的前身就是原開封二夾弦劇團的住地,而院中現在住的很多人都是原開封二夾弦劇團的演職人員。“劇團散了人未散,專業不唱了,業余唱。”盡管劇團撤銷已24年,但在這里,二夾弦的四胡琴音卻沒有斷過。那優美動聽、輕快婉轉的古汴鄉音依然回蕩在古城上空。

    馬建鳳、黃汝榮、張秀梅、呂萍、沙淑芝、范萍、張金剛、程廣聚、李大柱、王文起、董小喜……,這是依然活躍在二夾弦舞臺上的開封二夾弦藝術家。從第二代傳人到第四代傳人,從樂隊到演員,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已經81歲,最年輕的也已經50歲。2006年,原開封二夾弦劇團的創始人、素有“三馬蜂”、 “水上飄”之稱的張素云去世,再次敲響二夾弦藝術保護傳承的警鐘。從那時起,這些藝術家們再也坐不住了,他們的心被二夾弦揪得更緊了。

    有條件要組織演出 沒條件也要組織演出

    “趁著現在大家都能唱,唱功都還挺好,得抓緊時間組織演出,把這些經典的劇目、唱腔給留下來。機不可失,時不待人,再不留下點音像資料,二夾弦就近乎是恐龍滅絕啦!”原開封二夾弦劇團樂隊的周小喜道出了大家心中的擔憂和眼下的計劃。

    然而組織演出、錄制音像,這都不是簡單的事,演出的服裝、道具、搭臺、音響等設備費用以及節目錄制所需的費用,都得他們自己想辦法。這其中,呂萍在資金上是出力最大的。周小喜說:“如今戲劇的生存狀況普遍都不容樂觀,更不用說是二夾弦這樣的地方小戲。通過社會力量去支持演出,也很難。作為開封市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唯一劇種,我們希望政府能夠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但是我們不會坐等,也不能坐等。有條件要組織演出,沒有條件也要組織演出!”

    一場簽了生死協議的專場演出

    2010年3月,由我市著名劇作家杜政遠主編的《二夾弦與開封》正式出版,彌補了一直以來二夾弦繼承和發展史缺少文字記載的遺憾。這本書在省內戲曲界引起較大反響。隨后,在省戲迷協會的大力推薦和支持下,開封二夾弦藝術家展演專場于7月23日在鄭州周末大戲院演出。

    從5月25日接受任務到登臺演出,不到兩個月。一個通知,原劇團的演職人員就都趕了過來;沒有經費,大家自己籌;冒著炎熱在家里的客廳排練,有的老藝術家甚至帶病參加排練。當往日的演出畫面重現眼前,不少演員都落下了感動的淚水。

    “你們這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了,舞臺上萬一出個什么意外……”當導演在彩排現場見到這些老弱病殘的藝術家們的時候,流露出了種種擔心。然而,為了這場演出,他們只有一句話:“豁出去了。” 就這樣,為了這場演出能夠成功舉辦,這些二夾弦老藝術家們連“生死協議”都簽下了。 演出完畢,但凡到場的觀眾沒有一個退場的,二夾弦老藝術家在鄭州周末大戲院的專場演出受到了臺下觀眾的熱烈歡迎。《貨郎翻箱》、《五女觀花》、《大井臺》、《絲絨記》、《墻頭記》、《三拉房》等經典劇目的亮相再現了二夾弦這朵戲苑奇葩的藝術魅力,更讓人們為二夾弦老藝術家們寶刀不老的藝術風采喝彩。

    11月底,他們又在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組織演出了傳統古裝劇目《莫愁女》,在開封市二夾弦劇團三代傳人同臺演繹之下,深深感染了在場的老少戲迷。

    傳統戲曲也需要創新

    除了演唱二夾弦,這些藝術家們也在思考著二夾弦如何傳承的課題,并意識到二夾弦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例如很有必要對原有的節奏緩慢、冗長的劇本進行重新創作,使它能更適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記者還了解到,現在不少外省市的二夾弦劇團都在積極組織演出,逐漸活躍于舞臺。2009年,延津縣二夾弦劇團應日本流山市的邀請到該市進行了為期一周的演出,場場爆滿,載譽而歸。這一切無不證明著二夾弦依然有其藝術生命力。作者: 李珍【原標題:讓二夾弦奇葩繼續開放】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開封日報 2010-12-1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釋隆江:大相國寺梵樂傳承人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