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申鳳梅生平年譜

2013/5/28 17:32:11 點擊數: 【字體:


    1927年             

     農歷臘月22日出生于河南省臨潁縣涂莊村,名㧟,藝名大梅,后用名申鳳梅。

    1938年  11歲      

     秋,與妹妹小多(藝名二梅,后用名申秀梅)同進臨潁縣張盤鎮越調小科班,學旦角。

    1941年  14歲    

    學藝三年,留科班效勞一年期滿,即加入臨穎縣南將村江湖班正式登臺演出。師從名老藝人姜高,老師傳授劇目有《抱琵琶》、《蝴蝶杯》、《五鳳山》、《義風雪》、《下南塘》、《送京娘》、《高才女掛海》等。

    1942年  15歲        

     河南遭旱災,南將羅江湖班解散,遂到西華縣長樂村業余劇團教戲,不久,長樂村劇團也解散,即帶領家人及琴師楊年父女到信陽一帶賣藝謀生。

    1943年  16歲

     賣藝歸家,又加入剛恢復活動的南將 羅江湖班。

    1944年  17歲

     秋,帶領南將羅江湖班部分演員到周口演出,相識越調名演員毛愛蓮,二人合作演出《過街樓》(申飾蘇桂英,毛飾周天榜)、《賈秀英鬧書館》(申飾賈秀英,毛飾周金榮)。不久,加入臨潁縣樊城鎮劇團。與本團演員宋金聚結婚,后因宋吸食毒品而分手。邀請越調名演員金鳳樓(藝名“假寶貝”,又稱“螺絲轉嘴”)加入樊城鎮劇團,二人長期合作演出。金傳授給申《火焚繡樓》全本。

    1945年  18歲

     冬,在襄城縣雙廟村古會上與襄城縣劇團對戲,演出《砸當店》,從此唱紅。

    1946年  19歲

     加入郾城縣大新店鎮劇團。從師李明德,學得《天水關》,常演其中《鳳鳴山》(飾諸葛亮)一折。同年,與師兄李大勛結婚。

    1947年  20歲

     秋,大新店劇團解散,加入漯河市戲班。在解放軍駐葉縣部隊特派員孫連山動員、引導下,全團秘密赴葉縣劉鄧大軍一縱隊七團駐地,改編為“人民勝利劇團”,部隊派任李振華為團長,王瑾為指導員。常演出的劇目有《王貴與李香香》、《送軍糧》、  《送軍鞋》、《三打祝家莊》、《五張弓》、《游龜山》、  《打春桃》、  《滿江紅》、《打漁殺家》、  《九件衣》、《李雙喜借糧》、  《戰長沙》(飾花云)、《戰洛陽》(飾李世民)、《天水關》(飾諸葛亮)等。

    1948年  21歲

    劇團交葉縣獨樹軍分區(許昌軍分區前身)領導。

    1949年  22歲

    春,劇團歸屬地方,改為“漯河市越調劇團”。觀看北京京劇表演藝術家馬洪良在漯河市演出的《空城計》、《群英會》,并得到馬洪良指導。在漯河市演出《天水關》,根據觀眾意見,同老藝人一起對唱詞進行首次修改。同金鳳樓一起到西安演出《哭四門》、  《火焚繡樓》、《五鳳山》、《青龍山》、《招風樹》、《過街樓》。 相識西安戲劇家樊粹庭,請樊幫助修改了《過街樓》劇本。在漯河、西安兩地收學生10余名,統以“玉”打頭取藝名,人稱“玉字輩”。

    1950年  23歲

    在西安排《秋江》  (飾陳妙常)。特請西安話劇團導演沈深執導,請話劇團美術師劉振亞搞舞美設計,把話劇藝術中的表演動作、道白、布景和聲光技術引進越調。  

    1951年  24歲

    6月,劇團歸屬項城縣,改名為“項城縣越調劇團”。

    1952年  25歲

     劇團回到項城縣,在項城、淮陽等地演出。

    1953年  26歲

     參加省主管部門在商丘召開的戲曲改革座談會,相識越調名演員張秀卿。

    1954年  27歲

     秋,與張勛冠、馬成義、金鳳樓等研究《天水關》劇本修改問題,后由李甦執筆加工整理,改名《收姜維》。7月,收羅云等40名學生,由老藝人湊錢供養。

     1955年  28歲

     排演《游西湖》(申飾李慧娘,金鳳樓飾裴生,李大勛飾賈似道)。

    1956年  29歲

    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會演。演出《收姜維》  (飾諸葛亮),獲演員一等獎,劇本同獲一等獎。與張秀卿聯袂演出《哭殿》(申飾長孫皇后,張飾李世民),為聯歡晚會助興。8月,吸收陳靜等一批學員。

    1958年  31歲

    在鄭州與張秀卿聯袂演出《收姜維》(申飾諸葛亮,張飾馬遵)。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領導同志觀看了演出。

    1959年  32歲

    主持研究《李天保吊孝》劇本的挖掘整理工作,后由閔彬執筆加工整理,投入排練、演出(飾李天保)。主持研究《舌戰群儒》劇本的挖掘整理工作。由蔣得汴根據老藝人口述記錄,由羅云、張鄉樸根據記錄加工整理。

    1960年  33歲

    調至開封專區劇團。與楊巖石、閔彬、呂國英、鐵照義等研究,對《收姜維》劇本、唱腔、舞臺動作進行了一次較大修改。加入中國戲劇家協會。調至商丘越調劇團。     

    1961年  34歲

     秋,排演《舌戰群儒》(飾諸葛亮)。

    1962年  35歲

     秋,率團到鶴壁市演出《過街樓》(飾蘇桂英)、《收姜維》一(飾諸葛亮)。前來鶴壁市對工人進行慰問演出的首都京劇表演藝術家袁世海、杜近芳等觀看了演出,評價甚高,回京后建議有關部門邀請其進京演出。收徒田發根、黃蘭、徐廣芝。

    1963年  36歲

     3月19日,在北京吉祥劇院首場公演《李天保吊孝》(飾李天保)。田漢、老舍、曹禺、趙樹理、馬連良、譚富英等觀看了演出。20日,應邀到北京電影制片廠禮堂演出。后又應邀到國家科委等中直單位演出。23日,在吉祥劇院演出《收姜維》  (飾諸葛亮),轟動京城。《人民日報》、《北京晚報》等發表多篇報道和評論文章,譽稱申是“活諸葛”。4月1日,正式拜馬連良為師,馬連良在紅樓舉行收徒儀式。參加儀式的有相關部門的領導和文藝界知名人士田漢、老舍、曹禺、汪洋、崔嵬、田方、張庚、鳳子、趙丹、張君秋、譚富英、李和曾、裘盛戎、張東川、晏甬、阿甲、徐韜、張夢庚、袁世海、陳懷愷、李準、盂彬、曾平、張國楚、李慕良、王蒙、馬崇仁、陳慧璉、馮仁增、徐闌沅、侯寶林、馬富祿等。河南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領導于大申、杜希唐、于黑丁、倪尼、張鵬、莊義順、越調劇團代表楊巖石、田發根等參加了儀式。4月19日晚,在懷仁堂演出《收姜維》(飾諸葛亮),周恩來、董必武、李先念、彭真、羅瑞卿等觀看了演出。周總理在接見演員時說:  “河南的諸葛亮會做政治思想工作。”4月21日,在懷仁堂演出《李天保吊孝》  (飾李天保),董必武、李先念、彭真、羅瑞卿、鄧穎超等領導同志觀看了演出。

    1964年  37歲

    排演現代戲《社長的女兒》(飾老太婆)、《豐收之后》(飾大腳奶奶)、《李雙雙》(飾李雙雙)、《江姐》(飾江姐)。

    1965年  38歲

    設立周口專區,劇團劃歸、遷往周口,改為“周口專區越調劇團”,任副團長。夏,赴廣州參加中南五省(區)現代戲會演。演出《扒瓜園》(飾宋大娘),后由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成戲曲片。

    1966年  39歲

     文化大革命開始,遭錯誤批判,曾被強迫下放農村勞動改造。排演現代戲《紅燈記》(飾李奶奶)、《沙家浜》(飾沙奶奶)、《焦裕祿》(飾大娘)、《杜鵑山》(飾杜媽媽)、《龍江頌》(飾盼水媽)、《洪湖赤衛隊》(飾韓母)。

    1977年  50歲

    平反。回劇團。排演現代戲《蝶戀花》(飾討飯婆)、《苦菜花》(飾娟子媽)。當選為河南省第四屆人大代表。

    1978年  51歲

    任劇團革委會副主任。排演《楊門女將》  (飾余太君)、復排演出《收姜維》(飾諸葛亮)、《斬楊景》(飾佘太君)。

    1979年  52歲

    任團長。在鄭州演出《諸葛亮吊孝》,突發心臟病,住醫院搶救治療。當選為中國劇協理事。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冬,赴北京電影制片廠開始拍攝戲曲片《諸葛亮吊孝》(飾諸葛亮)、《李天保娶親》(任藝術顧問)。

    1980年  53歲

    排練《明鏡記》(飾李世民)。丈夫李大勛逝世。收徒杜朝陽(襄城縣越調劇團演員,后調至周口越調劇團)。與李鳴、華而實、羅云研究《收姜維》劇本修改工作。后由華而實執筆對劇本做了較大修改。當選為河南省劇協副主席。

    1981年  54歲

     年初,率《收姜維》劇組赴珠江電影制片廠拍攝戲曲片《智收姜維》。

    1982年  55歲

     春,率團赴京演出《明鏡記》。彭真、楊尚昆、烏蘭夫、韋國清及王光美等同志觀看了演出。

    1983年  56歲

     5月,省政府決定:周口劇團升格為“河南省越調劇團”,任團長。冬,新排《諸葛亮出山》(飾諸葛亮,劇本由馮波執筆整理)。

     1984年  57歲

     任名譽團長。收徒方玉蘭(鄭州市越調劇團演員)。當選為河南省第五屆人大代表。

    1985年  58歲

     排演<空城計》(飾諸葛亮)、《雙靈牌》(擔任藝術顧問)。10月,赴京參加全國劇協第五次代表大會,當選為理事。

     1986年  59歲

     排演《斬關羽》(飾諸葛亮)。

     1987年  60歲

      當選為中共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被聘為河南省戲曲音樂學會名譽顧問。

     1988年  61歲

      當選為河南省第六屆政協委員。從藝50周年。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劇協等單位聯合舉辦紀念會。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

     1989年  62歲

      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1990年  63歲

     2月11日晚,來河南視察的江總書記觀看春節文藝晚會后接見了申鳳梅等演員。收徒楊艷麗(扶溝縣越調劇團演員)。

    1991年  64歲

    收徒趙玉霞(藝名申小梅,浙川縣越調劇團演員,(1993年調至省越調劇團)。10月,在河南省劇協第三次代表會上當選為省劇協主席。12月,主持成立“河南省越調藝術研究會”,任會長。

    1992年  65歲

    1月,當選為河南省戲曲學會名譽會長兼任越調藝術委員會會長。5月,應邀赴上海演出《諸葛亮吊孝》  (飾諸葛亮),獲第四屆上海“白玉蘭”獎。籌辦“河南省越調中青年演員大獎賽”,任主任評委。率《吵鬧親家》劇組赴京參賽演出,推舉青年演員陳靜飾演主角張大娘,獲“文華獎”。當選為中共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

    1993年  66歲

    排練《七擒孟獲》(飾諸葛亮)。

    1994年  67歲

    7月,被聘為省文化廳藝術指導委員會顧問。由省文化廳、銀海音像出版社、省越調劇團聯合攝制《諸葛亮》系列電視片,9月開拍,至次年5月完成。包括她演過的7部諸葛亮戲:  《諸葛亮出山》、《華容放曹》、《舌戰群儒》、《諸葛亮吊孝》、《七擒孟獲》、《收姜維》、《空城計》。赴京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演唱《收姜維》唱段

    1995年  68歲

     5月,應邀赴太原參加中國戲曲第二屆“金三角”交流演出,演出《七擒孟獲》(飾諸葛亮)。同月,應文化部邀請率團赴京演出《七擒孟獲》。7月19日,心臟病復發,住周口市醫院搶救治療。7月20日5時逝世。26日舉行告別儀式。(段荃法  羅長青整理)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越調網 2011-08-2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