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豫劇一團、二團、三團時隔43年后,正式重組成為河南省豫劇院。豫劇院成立以后“房無一間、地無一壟”,下一步運作思路如何,記者采訪了該院院長、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李樹建。
李樹建,1962年4月生于河南汝州。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省豫劇二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現任河南豫劇院院長。
李樹建上任以前,先后做過河南省豫劇一團、二團的團長,對河南豫劇的一切早已了如指掌。但是,就在剛剛上任的這幾天里,他卻每天都失眠,夜里三點鐘就醒,然后再也睡不著。劇院的千頭萬緒都讓他“膽顫心驚”。
重建河南豫劇院是幾代豫劇人的夢想
“豫劇是河南的一個顯著標簽,曾經被稱為全國八大劇院之一的河南豫劇院,在中國乃至中國的戲劇史上也都有著重要的地位。”剛剛被河南省政府正式任命為院長李樹建深有感觸。
據了解,1956年3月,河南豫劇院由文化部批準建立,首任院長常香玉。院部設鄭州,轄三個表演藝術團體,一團以演傳統劇目為主,二團以演新編歷史劇為主,三團以演現代戲為主。三個團直接隸屬原河南省文化局領導。1985年后三個團又分別改名為河南省豫劇一團、二團、三團。
2007年3月,河南省文化廳研究決定,除極個別藝術表演團體作為政府重點扶持的院團外,其他藝術表演團體都將向企業體制過渡。對專業文藝表演團體,將實行多種模式,采取一團一策。省直文化單位,要在省豫劇一團、二團、三團的基礎上,計劃組建河南豫劇院,政府將重點對其扶持。
2012年6月,備受關注的省直經營性文化事業的轉企改制方案終于在千呼萬喚中得到真正落實。省豫劇一團、省豫劇二團和省豫劇三團進行進行資源整合,合并成為“一家人”,組建成為新的河南豫劇院。43年后幾代豫劇人的夢想終于實現。
“近年來,各級領導對河南的戲曲文化都非常關注并給予了大力支持。”李樹建表示,“文化體制改革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未來的河南豫劇院將丟掉歷史包袱,專心進行演出,服務社會。”
豫劇人的“中國夢”
沉甸甸的歷史以及幾代豫劇人的期望讓李樹建感到肩負重任,同時,多年來河南豫劇遺留下的各種問題、新形勢下劇院發展所必須要采取的改革,這些都等待著他有所作為。
李樹建說,“建設文化強國是我國的國家戰略,戲曲作為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去振興中國戲曲,為文化強國建設服務,是我們戲曲工作者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必須面臨和解決的重要課題”。 李樹建在腦海中勾勒出了河南省豫劇院在五年規劃中的四大“夢想”。
一是籌措資金,組建院址。豫劇院成立以后“房無一間、地無一壟”。河南省豫劇院要想發展必須要有場地,要給老百姓提供一個看戲、聽戲的場所,要給戲劇演員提供一個排練、學習、生活的基地。
二是,組建河南豫劇院青年實驗團。為了解決豫劇人才青黃不接的局面, 2009年,在中國劇協的支持下,中國戲曲學院首開了豫劇本科班。四年過去了,第一批豫劇本科生即將畢業。今年8月他們將摒除戶籍限制,全部回到河南豫劇院,組建成立豫劇院青年實驗團,充實河南的青年豫劇隊伍。
三是,在北京籌建中原戲劇大舞臺,以知名企業作為經濟后盾,以藝術院團作演出實體,建成后的中原戲劇大舞臺將集豫劇、曲劇等河南地方戲以及太極拳、武術等文化藝術為一體,成為展示河南文化又一窗口。
四是,將河南豫劇變為中國豫劇。作為河南的地方戲,豫劇享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是我國最大的地方劇種,也是我國最有影響的劇種之一。
當全國上下暢談“中國夢“的時候,李樹建說,關于河南豫劇院發展的四大夢想,就是河南豫劇的“中國夢”。記者 李雯【原標題:河南豫劇人的“中國夢”——訪河南省豫劇院院長李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