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由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戲劇分院、開封宋詞樂舞研究會主辦的,宋詞樂舞論壇暨“河南大學宋詞樂舞研究所”揭牌儀式在開封河南大學隆重舉行。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教授、碩士生導師,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古典詩詞歌曲演唱和普及專家王蘇芬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兼戲劇研究中心主任及元代文學研究所所長李佩倫教授、河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劉崇德教授、以及河北大學田玉琪教授、李俊勇副教授、國家級昆曲傳承人,著名編導叢兆桓先生、南京昆歌昆藝發展中心理事長徐立梅女士、原開封市副市長(分管文化)、開封宋詞樂舞研究會會長張家順等領導人參加“河南大學宋詞樂舞研究所”揭牌儀式。
宋詞樂舞即宋代曲子詞,是在民間歌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藝術歌曲,音樂部分稱曲子,歌詞部分稱曲子詞簡稱“詞”。曲子萌芽于隋,成長發育于唐,五代,進入兩宋則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景象。2011年4月11日,宋詞樂舞成為河南省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在開封市宋詞樂舞研究會歷經多年的挖掘以及一年多的排練之后,宋詞樂舞登上了現代社會的舞臺,為世人呈現了宋代的民俗風情,再現了宋代的文化風貌。宋詞樂舞的申請成功,對古代音樂、宋代民俗風情、宋詞美學的研究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使這種具有濃郁宋風宋韻的文化形式得以傳承和發揚。
長期以來,河南大學藝術學院在宋代音樂、舞蹈研究上持之不懈,做出了一定的成績與貢獻。如趙為民教授在宋代音樂研究上有精辟深刻的見解。陳家海教授的策劃、主持的合唱作品《宋詞合唱》,形象地再現了宋都汴梁的風土人情和精神風貌。楊善武教授在宋詞曲譜研究上見解獨到。邢果教授在宋代舞蹈的研究上做出了喜人的成績。張國強副教授也在宋代音樂上也有深入的鉆研。為了更好地推動宋詞樂舞的研究與傳承,我們決定正式成立河南大學宋詞樂舞研究所,通過理論研究與舞臺表演相結合的方式,使這種古典文化藝術真正展現其音樂、舞蹈、文學上的價值與魅力!
本次論壇邀請到國內一直致力于傳統音樂文化研究特別是宋代音樂、舞蹈研究方面學術前沿的專家、學者,如:中國音樂學院王蘇芬教授、中央民族大學李佩倫教授、國家級昆曲傳承人著名編導叢兆桓先生、開封市原分管文化副市長宋詞樂舞研究會會長張家順先生,以及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文學院、歷史文化學院等相關專家。
本次論壇圍繞對宋詞樂舞這一傳統音樂文化進行講座、展演、研討,聆聽專家意見、積累研究成果。充分發揮開封大宋文化的地域優勢,依托前人已經取得的成績的基礎上,一方面,通過宋詞樂舞論壇的理論研究成果,推動宋詞樂舞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化、系統化;另一方面,將宋詞樂舞這種極具傳統古典美的文化藝術展現在舞臺上,通過立體、直觀的舞臺演出再現其古典美,并契合當代大眾的審美眼光,使其得到更好地傳承、發展。這對弘揚民族文化藝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開封的文化形象和藝術內涵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希望通過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使宋詞樂舞這種具有濃厚宋風宋韻之美的文化藝術重放光彩!(記者 李佳霖 劉隼 劉琦)【原標題:宋詞樂舞論壇暨“河南大學宋詞樂舞研究所”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