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王紅麗:豫劇平民“皇后”

2014/7/25 16:07:55 點擊數: 【字體:

 王紅麗:豫劇平民“皇后”
 
                       王紅麗演出劇照
   
    在豫劇的故鄉河南,國家一級演員、兩度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的王紅麗說:“老百姓是我賴以生存的土地,是熱愛藝術的人民群眾造就了我的一切。” 
  
    作為民營劇團河南小皇后豫劇團的團長,17年來,王紅麗始終堅持藝術面向基層、面向群眾,不僅帶領劇團在市場競爭大潮中闖出了廣闊舞臺,她本人也在不斷拼搏進取中登上了一個又一個藝術的高峰。 
  
    烤鴨與梅花獎
  
    “妮兒,俺老姐妹們來買烤鴨,就是想聽聽你的嗓子音,你見天都弄這老虧了!”“大娘話音剛落,我眼淚就刷刷往下掉,她們不知道我做夢都在唱戲!”10年過去了,王紅麗至今回憶起來依然熱淚盈眶。 
  
    1967年出生的王紅麗,父親擔任過河南省豫劇二團團長,母親是常派藝術著名演員。天生相貌端莊秀麗、嗓音清亮圓潤的王紅麗占盡天時地利,小小少年登臺伊始就光芒四射,被豫劇大師常香玉稱贊:“人小靈氣大,難得的好苗子”。1985年她從藝校畢業順利進了省豫劇團,18歲第一次參加比賽就奪得“香玉杯藝術獎”,觀眾稱她為“豫劇小皇后”。 
  
    1990年劇團人事變更,偶然原因致王紅麗落聘,當時正好時興“下海”,她賭氣道:“商海見高低”。烤鴨賣火了,連鎖店開了好幾家,小紅麗卻沒有真正開心,她可以好幾天不去店里,可一天不練功吊嗓就難受,大娘的話讓她頓然醒悟:是我的戲迷在捧我的生意,豫劇是他們的真愛,更是我的生命,我要重新回到舞臺! 
  
    當時戲劇市場的低迷現狀讓她不能再走老路,加上父母支持,她湊出100萬元全部投資,1993年成立了自己的豫劇團。 
  
    又一次登上豫劇舞臺,王紅麗“感覺無比的踏實”,“渾身使不完的勁兒”。劇團成立的第二年,開團大戲《風雨行宮》從河南演到山西,又演到河北,到達北京時整整演了100場,王紅麗的演藝也突飛猛進,一舉奪得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 
  
    為了追求藝術上的突破,王紅麗登臺表演的同時,積極尋找充電學習的機會。當中國戲曲學院通知王紅麗參加研究生班入學考試時,還有一個星期就要進入預產期的她沒有猶豫,挺著大肚子到北京參加考試,成為該院研究生班開辦以來招收的唯一一位民營劇團的演員。學習期間的一次討論,她的發言成了獨角戲,陣陣掌聲把她推上了學校的大講臺。她說:“我也因此有了更多與大師交流的機會,再上舞臺感覺不一樣了”。2002年,王紅麗以主演《鍘刀下的紅梅》一劇,榮獲第20屆中國戲劇梅花獎。這是迄今為止豫劇界唯一的“二度梅”,同時也是全國最年輕的“二度梅”。 
  
    觀眾用心搭臺,咱要掏心唱戲
  
    初春的黃河北岸,氣候變化無常,最惱人的大黃風恰巧與小皇后劇團的一場露天演出遭遇了,風聲蓋住了鑼鼓聲,張開嘴沙土就往嗓子眼里鉆,“說實話,那一刻我只盼著老鄉們離開,我們也就可以下臺休息了”。王紅麗笑著說,沒想到的是,臺下上萬觀眾盡管已成了土人,還是紋絲不動地在看戲,前排觀眾還主動上后臺幫助我們抓牢幕布,全團都被感動了,一字不落地堅持唱,一個動作不少地堅持演,我還在掌聲中又加演了一段清唱。雖然后來因為呼吸道感染打了3天吊針,演員中有不少人感冒,但大家依然情緒高漲。不止一次這樣的場景已經讓我們認識到:“舞臺是觀眾用心搭起來的,咱們要掏出心窩子為老百姓唱戲。” 
  
    17年來,王紅麗和她的劇團在豫、晉、冀等省的廣大農村和基層工礦巡回演出6000余場,觀眾多達3000萬人次以上。除了個別企業演出,大都是臨時搭建的露天舞臺,刮風吃沙,迎雪吞冰,五黃六月曬得流油,十冬臘月凍得篩糠,逢到下雨,大家還要上淋雨、下趟泥、搶箱救景護行頭。 
  
    正因為如此,小皇后藝術團在全國戲劇市場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簽約不斷,演出不斷,許多演出預約在一年半年以后。
  
    農村需要文化,農民喜愛戲曲。但有些地方沒有財力請劇團。王紅麗和她的劇團并不計較價格高低,只要群眾想看戲,少給點錢他們也演,有時甚至不給錢也演。1998年豫東尉氏縣郝寺村的群眾想看戲,但又湊不上足夠的錢。王紅麗得知后,無償為他們演出4天7場戲。鄉親們興奮得像過年一樣,殺豬宰羊招待演員。臨別,還把家家戶戶攢的19袋花生裝到劇團車上。 
  
    2003年,河南小皇后豫劇團受到中宣部和文化部的聯合嘉獎,被授予“全國服務基層、服務農民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 
  
    傲放紅梅永不凋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為了讓劇團充滿活力,后繼有人,王紅麗打破大鍋飯,引進競爭機制,劇團實行全員聘任合同制;管理上實行經理負責制;分配上根據演員藝術水平高低、貢獻大小、劇團收入情況,合理拉開檔次。為了培養人才,王紅麗將辦團和辦學合二為一,既提高劇團演員的整體水平,又培養后備力量。劇團先后招收了4批約百名小學員,演員王燕、李新華等來到小皇后豫劇團后,被作為團里的重點苗子進行培養,很快就成了臺柱子,獲得了“香玉杯”、中國戲劇“梅花獎”等一系列獎項。 
  
   17年來,王紅麗和她的小皇后豫劇團原創排演了26臺新戲和傳統戲,在全國和省級藝術比賽中共獲60多個獎項。其中,新編豫劇《鍘刀下的紅梅》榮獲中宣部第九屆“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并獲2006—2007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第二名,這在全國民營劇團中都是獨一無二的。現在的小皇后劇團也告別了到處“流浪”的日子,在鄭州購置了十幾畝土地,擁有了團址、辦公樓、自己的舞臺車、房車,全省最先進的燈光音響設備,公司資產也由當初的100多萬元增加到現在的1000多萬元。 
  
    盡管如此,王紅麗依然牢記劇團的團訓:平民集團,平民意識,平民風范。她常年和團員們工作生活在一起,平時吃大鍋飯,演出住大篷車,每到一處,總有戲迷認出她,歡迎加演、清唱,她也盡量滿足,新來的學員們都很感慨:她就是小皇后呀,怎么也不像個大腕!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06-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