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淮調有望“晉級”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8/4 11:18:5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本報訊 昨日,記者從安陽縣文化局獲悉,安陽縣申報的淮調項目(傳統戲曲類)在文化部對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的公示名單中榜上有名。2009年,全國共申報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3136個,經過文化部認真評審和科學認定,包括淮調在內的349個項目,進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目前正處于公示階段。
淮調也寫作“懷調”,又稱“漳河老調”,于2007年3月入選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淮調在豫北流行甚廣、影響甚大,距今已有280年的歷史,是一個古老、稀有、獨具安陽鄉土特色的民間地方劇種。該劇流行地域涉及彰德府、衛輝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人們稱之為“五府淮調”。據《安陽縣志》記載,淮調始于隋唐,至清朝康熙、嘉慶年間達到鼎盛。民國時期,淮調已經衰微,抗日戰爭時期只剩一個班社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少地方成立了淮調劇團,但不久陸續停止了活動,現僅余安陽縣一個專業團體。
淮調唱腔獨具特色,音調挺拔高昂,樸實粗獷,節奏明快,舒展奔放,渾厚有力,突出了當地特有的魅力。淮調以其強烈的故事性、豐富的語言性和優美的音樂性顯示了重要的文化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安陽的歷史、文化、民風、民俗提供了有價值的素材。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法制報豫北新聞(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