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不自滿,才能有突破。”回望30年的舞臺生涯,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省豫劇三團團長汪荃珍深有感觸地說。
正是因為“不自滿”,汪荃珍一步步攀上了事業高峰。2000年,她主演的《香魂女》為河南戲曲捧回第一個國家級大獎——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大獎。2002年,她又走進中國戲曲學院第三屆研究生班,成為豫劇舞臺上為數不多的高學歷演員……
從一名普通演員成長為省直院團團長,現在的她“最希望河南能出更多在全國叫得響的豫劇人才 ”。
“我喜歡挑戰”
身材高挑,面容秀麗,眉目含情,坐在記者對面的汪荃珍,舉手投足間充滿女性魅力。
然而她說:“也許因為我太不安分,父親說我應該是個男孩子。我喜歡挑戰,希望不斷嘗試新的角色。”
1981年,18歲的汪荃珍從河南省戲曲學校畢業,進入省實驗豫劇團,后來又分別到省豫劇一團、省豫劇三團工作。恪守著“求真、求美、求新”的藝術追求,豫劇舞臺上的這朵奇葩愈開愈艷。
汪荃珍既能演古裝戲,也能演現代戲。青衣、閨門旦、花旦、刀馬旦、帥旦等多個行當,她都游刃有余。她在《穆桂英下山》、《抬花轎》、《香囊記》、《香魂女》等拿手戲中塑造的穆桂英、周鳳蓮、花木蘭、香香等數十個個性迥異的人物,給戲迷留下了深刻印象。汪荃珍說:“一個演員如果局限在一個行當里,就等于把自己給封死了。只有勇于挑戰,才能更快地成長。”
在豫劇現代戲《香魂女》中精彩演繹女老板香香,迎來了汪荃珍事業上的高峰期。那是1999年,省豫劇三團為排《香魂女》,在全省范圍內招聘演員。那時的汪荃珍由于種種原因已經“下海經商”6年了。6年的酸甜苦辣,使她明白了自己的心、自己的才能其實還是在豫劇舞臺上。當時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名角都來試鏡,最終她脫穎而出。
汪荃珍說,回過頭來看,這6年在社會上的摸爬滾打,使她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在劇團學不到的東西,能更好地幫助她把握香香的內心。專家和戲迷稱贊她把這個角色演繹到了極致,傳神地表現出了香嫂的“強、恨、悲、涼”等情感。特別是唱到“有誰知我暗中眼淚流成河”一句時,汪荃珍先是失聲痛哭,但馬上以手捂口,四顧無人后才心酸地掩面而泣……這一轉折,把香嫂從情不自禁到有所克制的心理變化演繹得十分到位。在第六屆中國藝術節上,《香魂女》喜獲最高獎,填補了河南戲曲無全國性大獎的空白。
“多為新人創造機會”
從2007年7月擔任省豫劇三團團長至今,汪荃珍沒為自己排過一出新戲。她說:“我想多給年輕人創造機會,多為河南戲曲培養后備人才。”
汪荃珍說:“身為團長,就要讓團里職工覺得事業上有奔頭。”所以,凡是到基層演出,只要觀眾點名看她的《香魂女》,她場場不落。但每逢專業戲劇比賽,她都會把機會讓給其他同志,心甘情愿地干著幕后工作。
汪荃珍笑著說,上任的第一年里,她曾在《梨園春》露了個臉,結果有觀眾發來短信說,“今天終于見到藝術家了。我們最怕的是多了一個正處級干部,少了一個人民喜愛的藝術家。希望你珍惜時間,好自為之”。然而,雖然摯愛著舞臺,她還是一次次地把機會讓給了年輕人。
汪荃珍說,豫劇三團作為全國編演現代戲的紅旗團,有著輝煌的歷史,出過《朝陽溝》這樣的經典之作。身為三團團長,可以說是“忐忑不安、如履薄冰”,不過壓力也是動力,希望“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讓三團這面旗更加鮮艷。培養、推出更多優秀戲曲人才,是我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