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古代音樂活化石"超化吹歌

2014/8/8 15:18:50 點擊數: 【字體:

    困境
 
    不能掙錢,超化吹歌后繼乏人

 
    明朝景泰年間,超化吹歌由宮廷傳入寺廟,成為當時服務民間神社組織的高雅樂隊。超化吹歌從第六代開始,就由族內繼承變為村社繼承,開始吸收宋氏族外的人員加入。目前,吹歌隊隊員多為第十一代傳人,少部分為第十代傳人。
 
    現在超化村,能夠演奏吹歌的不到20人,他們組成了一支傳承古代音樂的吹歌隊。在一個有雨的下午,借著河南電視臺的采訪機會,記者在超化寺內有幸聆聽了他們的演奏。
 
    “學這東西不能掙錢,年輕人認為學了沒用,很少有人肯去學,除非是愛好這個才學。”宋俊忠說,他有三子一女,沒有一個孩子肯學習他的吹笙技術,令他略感欣慰的是,今年7歲半的小孫子倒是喜歡音樂,學了半年時間,也能吹奏一些簡單的曲牌了。
 
    超化吹歌演奏有個規矩,演出隊伍最少為16人。遺憾的是,2004年以來,相繼有6位老人去世。目前,隊員中年齡最大的叫麻長柱,已經83歲。
 
    宋俊忠說,超化吹歌的行規很嚴,從不為婚喪嫁娶服務,只用于拜會朋友、參加祭祀典禮、廟會和娛樂。吹一輩子也別想掙到錢。300多年來,吹歌隊始終恪守著這項規矩。現在,這個不迎合社會時尚、努力保持原有風貌的古典藝術越來越被人們淡忘。隊員們只憑著個人愛好,偶爾“玩玩”,“這些吹歌隊隊員平時都各有各的活兒要做,聚在一起進行演奏的時間非常少。”
 
    王國卿說:“有人找我學,但這不好學,多學到半道都不學了。現在擔心的就是這,想從學校培養。要從我這代失傳,就成罪人了。”
 
    呼吁
 
    加大投入,專業化包裝進行商演

 
    一直為超化吹歌奔走呼號的李宗寅說:“吹歌幾個重要的掌門人近年來相繼謝世,現在的幾個打擊樂隊員也都在75歲以上,從演奏技藝上講,目前的演奏水平不如上世紀80年代。原來服務于神社的社會基礎已不復存在,各級政府的有限扶持也難以解決根本問題,經費短缺導致吹歌水平退化,有的表演技藝已經失傳。”
 
    關于超化吹歌的出路,李宗寅說,首先需要一個音樂人為吹歌進行配樂和包裝。他說,超化吹歌的曲牌和樂段,一直沿用古代的工尺譜,并且在代代相傳中是師徒相傳,口耳相傳,沒有文字記錄,吹歌只是一種原形的古代宮廷樂,如果沒有音樂人為其進行配樂和輔導,就顯得過于簡單。如果能有音樂人對超化吹歌進行包裝指導,以商演的形式既募得經費,又能擴大吹歌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來繼承這種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不至于使其失傳。
 
    尚春升認為,要想傳承并保護好超化吹歌,“一方面我們要保護老藝人,要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傳承,比如有愿意學習的,我們用經濟的方式適當補貼,讓他們傳下去。另一方面,把工尺譜進一步整理,有關新密超化吹歌的傳說故事也要搜集起來。另外,我們準備組織他們訓練,在一定的場合通過舉辦演出的方式來推廣。”
 
    超化吹歌是從超化寺中流傳到民間的,現在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師兼任超化寺的方丈。隨著少林武術不斷在海內外巡演,知名度不斷提高,超化吹歌能否借助少林文化的盛名,沖出超化,展現在世人面前。經歷了幾百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超化吹歌會成為絕唱嗎?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網(2008-08-22)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中國古代音樂活化石 “超化吹歌”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