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安陽殷商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走出文旅結合的創新之路(4)

2013/7/30 16:26:34 點擊數: 【字體:



    位于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博物館,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作為我國第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共入藏文物4123件,展示了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

    楊焱在中國文字博物館宣教處工作。她向記者介紹,中國文字博物館2009年11月開館以來,每日接待游客量在3000人次至5000人次。“廣大游客來到中國文字博物館,長知識、開眼界,在旅游中得到了文化的熏陶,同時也提高了博物館的知名度。”楊焱說。

    河南省政協常委林景順認為,殷墟和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建立進一步確立了安陽文字之都的地位,在河南的城市中,安陽具備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條件,具有其他城市所不具備的特色。
   “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中國文字博物館是安陽獨有的旅游資源。目前,中國文字博物館打算與殷墟遺址捆綁,申報國家5A級景區。這是以文化為紐帶,整合文旅資源、實現文化與旅游共同發展的一個探索。”安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林青說。

    林州,這個太行山腳下普通的縣級市,曾經因為一條“人工天河”感動了一個時代。20世紀60年代,林州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為了生產生活,從太行山腰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紅旗渠,被世人稱為“人工天河”。40多年過去了,紅旗渠已不僅僅是一個水利工程,林州人民在修渠過程中培育出的“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已經成為我們民族時代精神的杰出代表。

    “紅旗渠的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林州兒女,而紅旗渠承載的精神力量,早已深深影響了中國,感動了世界。我覺得,一個景區,真正打動游客靈魂的,不是碧水青天,而是它所承載的文化。也就是說,一個內涵豐富的旅游景點背后,一定有文化作為支撐,旅游必須要和文化結合在一起。”林州市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蕾說。

    林州市近年來深入發掘紅旗渠精神之“紅”,結合太行大峽谷生態旅游之“綠”,探索“紅綠結合”的旅游發展之路,盤活了林州的文化旅游資源,通過弘揚紅色文化推動當地旅游發展。

    中央文獻研究室科研管理部巡視員、國保專家評委彭紅說:“安陽的文化、歷史、山水資源豐富,經過幾年的打造已具有很大的知名度。艱苦奮斗精神是安陽人民群眾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創造出來的。紅旗渠還是社會主義大團結、大協作的產物,這一點,特別符合我們現在的主旋律。所以,宣傳紅旗渠精神,除了艱苦奮斗以外,還要弘揚這種社會主義大協作的精神。”

    從2007年開始,安陽市組織了“紅旗渠精神校園行”活動,截至目前,已走上全國12個省市和地區的155所院校的講臺,為10萬余名師生獻上了豐盛的精神大餐。紅旗渠因此能夠每年在暑期迎來10萬人次的修學游大軍。據不完全統計,通過校園行和其他推介活動,來紅旗渠考察、學習、旅游的人員達600萬人次,已占到安陽全年旅游接待人次的30%。實踐證明,旅游必須要有人氣,而人氣要靠文化來聚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今年林州市將與河南省話劇院聯合創作話劇《紅旗渠》。

    “我們打造適應旅游市場的紅色文化舞臺藝術作品,就是為了增強紅旗渠精神的感染力和影響力。這臺話劇將在北京等城市上演,既能宣傳紅色文化,又可以為林州的旅游造勢。我們還在籌拍大型紀錄片《紅旗渠》,希望這些文化產品能夠為更多人看到,林州的旅游一定能發展得更好!”林州市委書記鄭中華說。

   文化在整個安陽旅游業發展中到底有多大拉動力?我們不妨來看看安陽去年的旅游接待情況。2011年中國旅游的主題是“中華文化游”,安陽市旅游局圍繞這一主題,廣泛宣傳推廣殷商文化、周易文化和紅旗渠文化,舉辦殷商文化旅游節、航空運動旅游節、“紅旗渠精神殷商文化校園行”等活動,挖掘八大古都城市旅游聯盟等文化旅游線路潛力,吸引了2268.14萬人次游客,同比增長20.27%,旅游總收入達到153.01億元,同比增長20.18%。

    安陽市新東方旅行社總經理王書英給記者說了這樣一個數據:“去年12月份是傳統的旅游淡季,但我們社還接待了1000多人來安陽旅游。在中原地區的北方城市,如果沒有一流的文化旅游資源,能達到這個地接量是很困難的。這也充分顯示了文化資源在旅游活動中巨大的吸引力。”

    旅游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

    “安陽思路”的核心是文化,落腳點是促進安陽的文化旅游發展。經過幾年的實踐,這一思路在指導旅游業科學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一批地方文化產業的繁榮。

    北方工業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肖紅說:“安陽的歷史文化積淀是人人皆知,非常突出的,安陽在中國文化的歷史地位也是相當顯著的。隨著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全國各行各業都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安陽旅游抓住了這個發展契機,立足河南,立足全國,放眼世界,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了安陽。同時也在文化旅游產業上,注重與世界其他文明古國間交流。”

    地處安陽市南部的湯陰縣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千年古縣”。全縣共有32處國家、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底蘊豐厚。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羑里城是“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發生地;而同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岳飛廟則是為紀念一代名將岳飛而建。近年來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了全縣文化產業的興旺。

    近年來,湯陰縣高規格謀劃旅游節慶活動,弘揚了岳飛“乃武乃文,盡忠報國”、周文王“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的精神,并且使岳飛文化和周易文化得到進一步宣傳和推廣。

    “下一步,安陽將與山東曲阜‘聯姻’,拿出政策來支持兩地旅游發展與文化交流。以門票為例,我們打算在一地的景區游覽可購買兩地套票,”安陽市旅游局局長張建國透露:“安陽準備拿出湯陰的羑里城、岳飛廟以及袁林三個景區與曲阜‘三孔’景區進行互游。這樣的旅游交流應該會起到很好的文化影響。”

    張建國說:“安陽是周易文化的發祥地,曲阜則是儒家至圣先師孔子的故鄉。孔子晚年研究《周易》,‘韋編三絕’,可以說《周易》是孔子思想的源泉。另一方面,晚商王朝恰是從曲阜地區遷都到安陽的,歷史充滿著這種巧合的互補。旅游人要善于利用‘互補’關系,推動文旅結合發展。”

    吳蘇桉是河南司母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是司母戊鼎發現者、保護者吳培文的孫子。2004年,吳蘇桉在資金緊張、技術匱乏的情況下,整理挖掘青銅文化,對青銅器仿制技術進行了艱苦地探索,最終打出了青銅器仿制品“司母戊”的品牌,帶動了當地的文化產業發展。

   吳蘇桉說:“近幾年,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后,我逐漸意識到旅游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繁榮中的重要作用。青銅器、甲骨文和易經是安陽文化的三寶。客人們購買了這些具有文化內涵的旅游紀念品,自然把我們的文化帶到五湖四海。”

    做有特色的地方旅游紀念品和文化產品,只是吳蘇桉目前工作的一小部分。吳蘇桉還有一些“大想法”。比如制作30集電視連續劇《司母戊鼎》,以國寶司母戊鼎發現保護為題材,展現中國人民愛國抗日的精神氣節;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吳家大院打造成“第二個喬家大院”,建造成文化、旅游、影視拍攝基地,講述在這個宅院里發生的藏鼎、護鼎故事;改擴建殷商文化演藝坊,形成完整的青銅仿古工藝生產線;以評為“河南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為契機,建造青銅雕刻工作室等項目。

    “安陽思路”的實踐表明,以文化為核心,走文旅結合之路,不但為安陽贏得了客源,而且促進了安陽文化產業的發展。據統計,2006年至今,安陽市共接待8902.3萬人次的中外賓客。游客在觀光旅游中品味文化,安陽實現文旅共同繁榮發展。

    安陽市“十二五”旅游產業發展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要依托安陽市豐富的旅游資源,積極開發時尚文化創意活動,促進跨行業整合,引導游客參與文化創意活動。相信安陽的文化旅游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廣。(張怡雪)(原標題:安陽殷商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走出文旅結合的創新之路)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商都網(2012-06-0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