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第七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節隆重開幕

2013/8/16 11:36:16 點擊數: 【字體:


第七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節隆重開幕

十一月五日,第七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節隆重拉開帷幕。圖為開幕式現場。  朱寧 攝
 
  浴火千年成大器,魅力鈞都喜迎賓。11月5日晚,第七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節在新落成的禹州市體育館隆重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省政協主席葉冬松,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明義,省十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賈連朝,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名譽會長楊志海,省政協秘書長張秉義,國務院辦公廳行政司司長孟德明,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理事長何天雄、副理事長傅維杰,市領導李亞、張國暉、石克生、董晉平、申武裝出席開幕式。

  鈞瓷始于唐、興于宋,以其“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聞名遐邇,是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在我國陶瓷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在鈞都禹州,鈞瓷的生產與研究得到高度重視,寶貴的鈞瓷技藝得以傳承、發揚,鈞瓷生產得到迅速恢復,品質不斷提升,藝術成就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鈞瓷多次作為國禮被贈送給外國政要和貴賓,成為中國、河南、許昌、禹州的一張名片。從2004年至今,禹州市已成功舉辦了六屆鈞瓷文化節。

  本屆鈞瓷文化節由中國陶瓷工業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許昌市人民政府主辦,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旅游局協辦,禹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陶瓷玻璃行業管理協會、河南省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承辦,會期三天。

  市長張國暉在開幕式上致辭。他首先代表許昌市委、市政府向參加本屆鈞瓷文化節的各位領導、嘉賓和客商表示熱烈歡迎。張國暉說,許昌市作為中華文明核心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許昌市把發展文化產業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舉措,堅持一產與三產相結合、與生態文化旅游相融合,著力發展包括鈞瓷文化在內的文化產業,尤其是抓住禹州市被確定為全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的機遇,發揮鈞瓷品牌優勢,以神垕古鎮保護開發為主線,有力地推動了鈞瓷文化產業發展。目前,全市各類陶瓷企業達到993家,鈞瓷企業160多家,年產值75.6億元,鈞瓷多次作為國禮贈送外國政要,為傳承中華文化、推動中原文化走向世界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國暉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進軍號,國務院出臺《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對弘揚中原大文化、增強文化軟實力進行了深刻闡述;省九次黨代會作出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重大部署;市六次黨代會結合許昌實際,把發展繁榮大文化、著力增強文化軟實力確定為今后五年一項重大任務,文化產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我們要牢牢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發揮獨特文化資源優勢,繼續堅持繼承與發展并重、藝術與市場并重、保護與開發并重。希望鈞瓷文化節這一促進許昌文化與經濟融合發展、互促共進的有效平臺能持續發揮推動文化繁榮、產業發展的作用,越辦越好;希望與會領導和嘉賓通過鈞瓷這張名片進一步了解許昌、認識許昌、宣傳許昌,領略許昌獨特的歷史文化,共同譜寫文化產業發展新篇章。

  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宣布文化節開幕。

  中國陶瓷工業協會名譽會長楊志海為禹州市授“中國陶瓷文化歷史名城”牌。

  開幕式后,鈞瓷節大型主題晚會《盛世鈞魂》舉行。中央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撒貝寧、管彤擔綱主持,演藝明星孫楠、韓磊、郁鈞劍、蕭亞軒、周傳雄、陶喆等相繼登臺獻藝。晚會上,由禹州市優秀鈞瓷企業和多位鈞瓷工藝大師精心打造、融匯精湛工藝的19件鈞瓷新國禮逐一展示,集中折射出近年來禹州市鈞瓷產業的發展成果,令觀眾眼界大開。結合鈞瓷發展專門創作的節目《鈞瓷謠》《鈞瓷賦》等則從文化角度謳歌了鈞瓷產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令人倍感振奮。著名書法家張瑞齡為晚會親手題寫的“盛世鈞魂”四個大字蒼勁有力、端莊古樸。

  據悉,本屆鈞瓷文化節期間,還將舉辦鈞官窯遺址博物館開館儀式、中國鈞瓷發展論壇、鈞瓷展銷會、項目簽約儀式等一系列與鈞瓷文化產業發展相關的活動。(作者 李春霞)(原標題:第七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節隆重開幕)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許昌網(2011-11-07)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許昌:三國文化之鄉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