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漯河萬木蔥蘢,生機無限。在這個春光明媚的季節,我們即將迎來第十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的盛裝開幕。屆時,國內外食品行業的精英將再一次齊聚沙澧,漯河將再一次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從中原食品節到國家級食品盛會,一年一度的節會已悄然走過十載風雨年華,給漯河這座中原城市留下了中國食品名城的美譽。曾經的中原小城因食品工業而聞名天下,如今的漯河正用獨特的青春步履在國際化的舞臺上翩翩起舞。
食品工業占據全市經濟的半壁江山,產業主導地位更加突出,規模優勢進一步凸顯———中國食品名城的稱號實至名歸
提起漯河,外地人首先想到的是首家中國食品名城這塊金字招牌;而提起食品產業,更讓全體漯河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有一組數據,能讓人充分感受到漯河這座首家中國食品名城巨大的影響力: 漯河有規模以上食品企業180多家,年加工各類食品500萬噸、生產飲料60萬噸,年加工生豬1600萬頭,占全省的30%,鮮凍豬肉出口占全省的90%以上,年加工糧食420萬噸,占全省的15%。在國內市場上,每10根火腿腸中有5根出自雙匯;在香港,來自漯河的肉制品占全港總供給的四分之一;在北京,來自漯河的肉制品、無公害蔬菜在市民菜籃子中占四分之一多;在距拉薩300公里的小鎮上,漯河飲料擺上了小商店的柜臺……還有一組數據,可以直觀地反映出食品產業在漯河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截至2011年,全市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達181家(其中銷售收入超500億元的企業一家,超10億元的企業32家,有4家企業進入全 國食品工業百強,8家企業進入全省食品工業50強);全市食品工業實現總產值1083.9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53.8%;全市食品工業實現增加值272.3億元,占全市工業增加值的53.5%,占GDP的35.5%;全市食品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308.7億元,占全市工業銷售收入的58.6%;全市食品工業實現利潤150.1億元,占全市工業實現總利潤的60.9%;全市食品工業實現稅收189.4億元。
更有一張張城市名片,把這座首家中國食品名城裝點得更加熠熠生輝:除擁有首家中國食品名城這塊“金”字招牌外,如今的漯河還是首家全國農業標準化綜合示范市、全國唯一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和保證體系建設雙試點市等。臨潁縣、郾城區、源匯區被授予“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區”稱號,臨潁縣是全國食品安全示范縣。目前,漯河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建設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食品生產基地、研發基地、銷售基地、消費基地和教育基地,成為我國食品工業發展的“實驗田”。
外引國內外行業巨子,內育本土特色品牌,呈現出市外投資和市內培育的食品企業雙峰并峙、相得益彰的繁榮局面———食博會使漯河實現了“兩條腿”走路。
對漯河人來講,一年一度的食博盛會,不僅僅是展示漯河對外開放良好形象、加強對外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更成為了吸引國內外食品名企來漯發展的重要平臺。
人們不會忘記,在歷屆食博會上,來自美國高盛、美國杜邦、日本火腿、可口可樂、中 糧集團等十余家世界500強企業的身影,也不會忘記雨潤等國內著名食品企業的身影。正是他們的到來,使漯河實現了“兩條腿”走路,呈現出市外投資和市內培育的食品企業雙峰并峙、相得益彰的繁榮局面。
十年間,我市積極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依托每年一屆的食博盛會,展示漯河對外開放良好形象,吸引了眾多國內外食品名企來漯發展,先后引進了美國高盛、美國杜邦、美國泰森、日本火腿株式會社等世界500強企業來漯投資興業,韓國樂天、香港華懋、臺灣旺旺和康師傅、南京雨潤等一批境內外知名企業在我市均有投資項目。
在大力推進招大引大、外引行業巨子的同時,我市始終堅持以食品工業為主導的發展定位,不斷壯大雙匯集團、南街村集團、澳的利集團等本土知名食品企業,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到國內外、省內外建立生產、研發和原料基地。其中,雙匯集團先后在美國、日本、加拿大、韓國、意大利等國家和香港地區建立了分公司,在全國主要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由規模擴張轉向跨地區擴張。與此同時,
我市還把支持中、小食品企業做大做強作為增活力、強實力的重要舉措來抓,培育出了小帥才、龍云、北徐、金運、三劍客等一批新興中、小知名食品企業。
食品產業為食博會增色,食博會助推食品工業發展。這種良性互動,極大地促進了漯河食品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培育出亞洲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和全國規模較大的糧食加工、飲料生產、果蔬加工基地,形成了糧食深加工、肉類精加工、果蔬加工和飲料制造四大主導產業體系———食品產業的鏈條進一步拉長,產業結構更加合理
十年來,我市立足實際,積極挖掘自身優勢,緊緊圍繞“農”字做文章,大力發展食品工業,以工興農,以工促農,工農業聯動發展,致力打造食品加工、交易、消費、研發和 教育五大基地,初步走出了一條中部農產區發展工業的新路子。
通過食品加工業基地的建設帶動種植、養殖業的發展;通過食品研發基地和教育基地的建設提升食品產業的層次,提高市場競爭力;通過食品交易和消費基地的建設繁榮食品貿易,反過來,食品貿易的繁榮又助推了食品工業的發展。
目前,漯河已成為亞洲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和全國規模較大的糧食加工、飲料生產、果蔬加工基地,形成了糧食深加工、肉類精加工、果蔬加工和飲料制造四大主導產業體系,實現了食品工業的原料基地化、產品系列化、加工多元化、銷售網絡化、企業集團化。
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22類食品行業中,漯河有18類。全市已形成了以肉食品加工、糧食加工、飲料生產、綠色無公害果蔬加工、包裝材料生產五大產業為核心,以分割肉、肉制品、面粉、罐頭、飲料、奶制品、休閑食品、方便食品、調味品、果蔬制品等15個大類50多個系列上千個品種為主導產品的食品工業大格局。(王建軍)(原標題:“食博十年”系列報道之二:食品產業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