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靈山文化廟會:風格獨具的“祈娃娃會”

2013/9/9 10:31:20 點擊數: 【字體:

靈山文化廟會:風格獨具的“祈娃娃會”
 
靈山文化廟會:風格獨具的“祈娃娃會”

  在豫西民間,靈山廟會是遠近聞名的“祈娃娃會”,寄托了無數家庭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美好愿望。3月5日,一年一度的宜陽縣靈山文化廟會如約而至,來自河南、山西、陜西的大批游客和善男信女蜂擁而至。

  2010年,靈山文化廟會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又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目擊:半山腰里“看大戲”,拿花米團兒“祈娃娃”

  3月5日上午10時,靈山文化廟會隆重開幕,開幕式上,精彩的歌舞、相聲、二人轉表演,吸引了許多游客和善男信女的目光。

  舞臺下數千群眾或坐或站,觀看開幕式演出,震耳欲聾的掌聲一陣高過一陣。

  記者突然注意到:掌聲不僅來自舞臺下,還來自靈山寺所在的鳳凰山上!

  鳳凰山半山腰的羊腸小道上,居然聚集了數百名群眾,他們扶老攜幼,爬上鳳凰山的半山腰,在險峻狹窄的羊腸小道上,或站或蹲,饒有興致地觀看演出。不少老年人竟然將凳子、椅子搬到了半山腰上,翹著二郎腿,嗑著瓜子“看大戲”。

  “居高臨下看大戲”的民俗,讓開幕式主持人也大吃一驚,不時通過麥克風提醒半山腰看演出的觀眾“一定要注意安全”。當地人卻見怪不怪,安之若素。

  熙熙攘攘的廟會現場,乍看起來和其他廟會沒啥區別。如果您仔細觀察,會發現靈山廟會上有兩樣東西極具地方特色。其一是木質長命鎖,這是靈山村老百姓用當地生長的柏木雕刻而成,鎖上刻有“長命百歲”、“一生平安”的字樣,透著對小孩子淳樸的祝福。

  其二是隨處可見的花米團兒。在豫西集市、廟會上,花米團兒并不稀罕,可靈山廟會的花米團兒樣式非常多,有傳統的球形,也有“流氓兔”、“喜羊羊”等各種卡通形狀;個頭也大,有的花米團兒,大小和籃球相仿。據當地老人介紹:這里的花米團兒,不僅是孩子的零食,還是上靈山寺“祈娃娃”的供品。

  獨特:別具一格的“祈娃娃”儀式

  靈山廟會“祈娃娃”的儀式別具一格。

  很多“祈娃娃”的善男信女,脖子上都系著長長的紅色絲帶,上面寫著“一生平安”的字樣。紅絲帶系在脖子上,有點像小學生的紅領巾。

  宜陽縣文聯原副主席、民俗學者劉雷說,之所以系紅帶子,是和“祈娃娃”的獨特儀式有關。

  按傳統民俗,結婚很久卻沒有孩子的家庭,婆婆和兒媳婦會拿著供品,到靈山寺“祈娃娃”。許一個愿、上香供奉后,靈山寺的和尚會給“祈娃娃”的人一個或兩個泥塑娃娃,泥娃娃的脖子上系著紅線。

  據當地老人介紹,在帶這個泥娃娃回家的路上,不管你是坐汽車還是坐火車,必須給這個泥娃娃買票;回家后,要把泥娃娃放在夫婦的褥子下,還得在褥子上灑點水,當作“小孩尿床”。

  老人還說,如果你回家后如愿添了一個孩子,第二年農歷二月二那天,你要到靈山寺還愿。

  過去“祈娃娃”,婆婆、媳婦們真要受不少苦。那時很多虔誠的善男信女,從山西、陜西等地千里迢迢步行而來,餓了啃干糧,晚上露宿靈山寺,條件艱苦。“提起靈山寺,兩眼直掉淚。聽見柏枝響,不知誰拉誰”的民謠在靈山寺附近口口相傳。

  揭密:“祈娃娃”背后,居然有“幕后高手”

  劉雷說,根據當地民俗,如果在靈山寺“祈娃娃”成功,所生的孩子不論男女,名字中必須要有一個“靈”字。一來,象征孩子是在靈山寺祈求得來的,二來說明這里“祈娃娃”的確很靈。

  在宜陽縣乃至豫西農村,名字中帶有“靈”字的人的確很多,靈山寺“祈娃娃”靈驗也就被傳得神乎其神。

  作為無神論者,我始終心存疑問:靈山寺“祈娃娃”靈驗,是真的嗎?

  劉雷坦言:“在靈山寺‘祈娃娃’之所以很靈,是因為這里有‘高手’!”劉雷說,靈山寺的和尚、尼姑中,有人會治婦科病、不孕不育癥,據說寺院也有一些秘方。

  史料記載,民國時期靈山寺的方丈印紹法師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醫生,在治療婦科病和不孕不育癥方面,的確是高手。直到今天,靈山寺僧人仍有“舍藥”的傳統。

  到靈山寺上香的信眾和游客,還能品嘗到寺廟提供的齋飯,一般是糊涂面條。

  傳承:千年古剎,禪意幽遠

  靈山寺是一座千年古剎,位于宜陽縣城西8公里處,是白馬寺的姊妹寺,曾名報忠寺、懸泉寺、壽安西寺。相傳因周靈王葬于此,山與寺由此得名。據縣志及寺內碑刻記載,該寺現存殿宇為金世宗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修寺院時所建。靈山寺的創建年代不詳,寺內不僅有歷朝歷代遺留下來的碑刻、造像、木刻經版,文人墨客也常在此賦詩題字,司馬光、邵雍等文化名流,都留下過記游靈山的詩文。

  中國佛寺的建筑格局多為坐北朝南,靈山寺獨樹一幟,是全國少有的坐南朝北的寺院,樓閣式山門國內罕見。寺院南倚靈山,北望洛水,仰視則漫山蒼柏,蘊郁流翠;俯瞰則流水似練,縈回曲屈。寺右側有鳳凰泉,泉水穿嶺而過;寺左側為黃帝山,峻峭挺拔;寺前橫百尺懸崖,龍干虬枝倒掛;寺內樹千年銀杏,更見證其滄桑歲月。

  劉雷介紹,據傳,靈山廟會始于隋唐,宋朝以降,臻于鼎盛,會期為每年農歷二月初一至十五,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明、清時期,佛事尤盛,不單香客眾多,一些佛門高僧及弟子也會集靈山,談經論道,弘揚佛法,進行佛學交流。

  近年來,隨著宜陽縣縣委、縣政府致力打造“靈山文化廟會”這個文化品牌,寺院開發、建設力度正在不斷加大。目前,靈山寺周邊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綠化、建設工地隨處可見。總投資2億元的靈山風景區開發項目,主要建設景區大門、觀音廣場、商業服務區、山林風景區及景區水面景觀等工程。目前,投資1000萬元的安虎線景區公路沿線工程和投資200萬元的鐘樓、鼓樓重建工程已經全部完工。投資900萬元的華嚴寶殿建設工程正在加緊施工……

  歷史悠久的靈山文化廟會,正在迎來一個更加迷人的明天。(記者 程奇 通訊員 王金紅/文 特約記者 宋會杰/圖)(原標題:靈山文化廟會:風格獨具的“祈娃娃會”)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11-03-1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衛輝山上有奇觀 千年銀杏抱白楝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