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7點30分,中央電視臺三套播出的第四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大秧歌”專場比賽,我市選送的《固始花挑》第六個登臺表演,舞蹈以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受到了專家評委和觀眾的好評。
這屆大賽集中了眾多省份有代表性的漢族民間舞蹈,陜北腰鼓、東北海城高蹺、撫順地秧歌、安徽花鼓燈、山東海陽秧歌、廣東潮陽英歌舞、山西萬榮花鼓等共14支參賽隊伍參加了比賽,固始花挑首次登上中央電視臺1號演播大廳參加全國最高水平的電視舞蹈大賽,并在黃金時間向全國播出,這在我市歷史上是第一次。花挑——這朵流傳于我市的民間藝術奇葩通過中央電視臺這一平臺,綻放出了絢目的光彩。
《固始花挑》是我市獨有民間舞蹈形式,經過藝人們代代相傳,加工錘煉,已成為江淮流域眾多民間舞蹈中的一個典型代表,是豫南地區民間舞蹈優秀精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傳承價值。已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正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央電視臺第四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作為唯一的全國性電視舞蹈大賽,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大賽及頒獎晚會連續十天在CCTV-3晚間黃金時間現場直播,為全國電視觀眾呈現異彩紛呈的舞蹈盛宴。經市文化局、固始縣文化局積極推薦,由我市編排的《固始花挑》經過預賽、復賽,到最終的決賽現場直播和全國觀眾見面,對宣傳和展示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意義。
《花挑舞》俗稱“花挑子”,主要以固始縣蔣集鎮三人花挑舞為代表。三人花挑舞系抒情三人舞,主要表現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花挑舞”動作舞步輕盈、舒展、大方,舞姿優美,表演細膩。它的主要道具是一根兩米長細而軟的竹制扁擔,上用竹條扎制一弓形花蓬,兩頭各系花籃,花蓬、花籃上有五顏六色的紙花。這次參加表演的老藝人王懷蘭已經65歲了,是比賽當中年齡最大的演員,她從小學藝,在花挑表演中具有很深的造詣。據我國著名舞蹈專家、總政歌舞團團長張繼綱點評,花挑舞表演充分體現了原汁原味的原生態特點,很有研究價值。
我市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和傳承、保護工作,早在2000年,推出的民間歌舞《鑼鼓鬧秧》在全國社會文化最高獎——群星獎評選中獲銀獎;2005年,根據信陽地方特色舞蹈《花傘》、《花挑》、《圍燈》改編的舞蹈《豫南風情》榮獲了河南省第九屆民間音樂舞蹈大賽的金獎。為了做好此次參賽工作,市文化局、固始縣文化局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在時間緊、要求高、任務重的情況下,保證了演出的圓滿成功。(原標題:我市選送的《固始花挑》參加央視第四屆電視舞蹈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