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花鼓戲流傳200多年深受群眾歡迎和喜愛
東岳村位于信陽光山縣城西南15公里處的文殊鄉,總面積123平方公里,轄22個村街,總人口4.7萬人,是光山縣典型的農業大鄉和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文殊鄉東岳村用文化引領試驗區建設東岳村是國家級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文殊鄉民間文化底蘊最深厚、藝術表演形式最豐富、藝術團體和演員最多的村,其文化工作多次受到省、市、縣表彰,于2012年元月被評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文化建設在東岳村試驗區建設中正發揮著引領作用。
花鼓戲因其題材來源于農村生活,劇情簡潔明快,曲調活潑流暢,又用當地方言演唱,所以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農民群眾的歡迎和喜愛,在民間流傳了200多年,而文殊是其發祥地之一。同時,文殊鄉還有地燈戲、龍舞、獅舞、花挑、皮影戲等民間藝術團體12個,專業演員近200人,業余演員400余人。演員除在周邊縣、區演出外,還遠赴安徽、江西、湖北等地演出。其中金雞樂隊、雷厚華劇團、村專業舞獅隊已發展為小有名氣的演出團體。
該村“東岳廟”因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而遠近聞名。近年來,村對東岳廟進行了修繕,并整修了周圍的道路和橋梁,同時利用該村獨有的“二龍拱泰”、“五虎拜佛”的景象,發展文化旅游。
東岳村占地187畝的民俗文化村已拿市國土局占地批文,目前正在建設;民間文化藝術博物館已完成選址、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李先念舊居的修繕也已啟動。該村除了注重文化“硬實力”的建設外,還注重“軟實力”的建設,東岳成功申報了“河南省歷史文化名村”,“竹馬舞”被收錄為信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文化景象一片繁榮,文化建設紅紅火火,文化實力日益凸顯,文化正引領著東岳村的試驗區建設。(原標題:中原古村落探訪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