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不為人知的無名產品,如今正成為紅旗渠畔一張閃亮的“特色”名片。近日,河南林州市正式就林州花椒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向河南省質監局提出申請,使林州花椒離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越來越近。
林州市位于太行山東麓,舉世聞名的紅旗渠畔,被命名為“中國花椒之鄉”,是河南省25個重點林業縣(市)之一。這里光照豐富,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獨特的地理、氣候、土壤等條件十分適合花椒生長。花椒在全市種植歷史悠久,品種豐富,品質優良,所產“大紅袍”花椒更以其粒大、色鮮、皮厚、味濃,在省內外享有盛譽。
近年來,林州市質監局把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申報作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幫促產品轉型升級的重要工作來抓,主動向當地政府匯報,突出地理標志對農業發展的引領作用,使林州花椒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成為政府行為。市政府對申報工作給予充分的人、財、物保障,2008年以來,市政府出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獎勵政策,各級政府和部門用于資助申報和改善生產條件的經費已達80余萬元,形成了政府推動、部門聯動的強大合力。他們充分發揮職能優勢,與林業局及有關鄉鎮政府聯合,指導成立了花椒協會,采取“政府+基地+協會+公司+農戶”的方式,大力推廣標準化種植,先后完善花椒栽培技術規范12項,涵蓋了花椒苗木繁育、建園、撫育管理、果實采摘、病蟲害防治等全過程。他們還通過專家現場指導、進行專門培訓等措施,把林技人員分包到村對口幫扶,進行品種改良和技術服務,向農戶發放《地理標志保護知識》、《花椒栽培技術手冊》等資料6000余冊,培訓椒農1200余人,110余名“土專家”脫穎而出,成為花椒栽培的技術骨干。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嚴格的標準化管理,林州花椒品質不斷提升,逐漸成為林州農產品的“金字招牌”。
質量好,自然賣的俏。依托花椒協會和專業合作社,通過企業和經紀人的市場運作,林州花椒實現了產銷兩旺,產銷率達到90%以上,售價也由2008年的每公斤30元飆升至2010年的每公斤40元。2010年,全市花椒總產量達到150萬公斤以上,輻射農戶3萬余戶,從業人員達到8萬余人,花椒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背著花椒奔小康”成為林州椒農的真實寫照。(郭富林 趙敏明 楊會玲 本報記者孫中杰)(原標題:種植全程有標準 背著花椒奔小康——河南林州重視申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