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大城小議

2014/6/13 11:29:53 點擊數: 【字體:

大城小議


    今日議題

    主持人:林圳

    漫卷“撕書”該不該有

   
不知起于何時,高考前后撕書,幾成高三學生告別中學的儀式。你看,在《舌尖上的中國》中,就有高考工廠——安徽毛坦廠中學高三學生撕書的鏡頭。在廣州,考前考后撕書正在上演。撕碎的書本變成漫天的紙片。那一刻,學子們的情緒據說得到發泄。這“儀式”,上世紀90年代就不曾有。

    撕書行為,該不該制止?一位老師說:“高三孩子的學習那么緊張,到這時候有情緒要發泄是可以理解的。家長都小心翼翼地,不敢因小事刺激孩子的情緒,我們更加不敢有過多干預了。撕書就讓他們撕吧,不出格到打人就好。”家長也說:“要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感受他們的情緒。”

    在發生撕書行為的中學校園里,學校既不鼓勵也沒有過多地制止。

    三員議事

    從“敬惜字紙”到“痛撕書本”

   
特邀議員 林琴西

    中國讀書人終于拋棄“敬惜字紙”的舊傳統,形成“痛撕書本”的新習俗,這背后的文化心理是什么?這是從敬重文化、尊重知識到厭惡學習、鄙夷修養的大轉變。這可以說是歷史性的大逆轉。

    這是“應試教育”的最大報應!這種教育已經不再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了,已經徹底變成了“學而生厭,毀人不倦”了。真是言者傷心,聞者足戒啊!

    為何撕書?斯書不妙!

   特邀議員 何龍

    在高考之前,學生與書和資料朝夕相處。相處這么久,并且幫助學生完成復習,多少都會產生感情。高考結束時,要與它們告別了,應該有依依不舍的臨別之情,可是學生卻在別離前撕毀它們,這只能說明它們沒有給學生留下美好的記憶。

    不能給人留下美好印象和記憶的書,怎么讓人愛上它?當書僅僅是學生的謀生工具時,那么用完后拋棄它們,那是順理成章的事。

    既已登岸,何妨舍舟

    特邀議員 小喬

   《紅樓夢》里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賈寶玉的一番說法是,對某樣東西,你愛這樣,我愛那樣,各自性情不同罷了,比如那扇子,原是用來扇的,你要撕著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氣時拿它出氣,這便是愛物了。如此,書可以是用來讀的,也可以是撕著玩的,愛聽那“嘶”一聲響,那就盡情地撕吧,別拿它發脾氣就好。

    只是,撕的就是課本,過了考試的河,盡可以拆去課本的橋;既已登岸,何妨舍舟;既已得意,不妨忘言。本非可愛之讀物,又何談“愛物”之奢?

(原標題:大城小議)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羊城晚報(2014-06-1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