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咋恁會說呢
2014/6/19 17:38:4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西式婚禮大行其道的時代,有些洛陽人認識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便效仿周代婚俗,舉辦周制婚禮。
洛陽是東周都城。洛陽人追根溯源,效仿老祖宗辦婚事,也是好事。據說周制婚禮的特點之一是“此處黎明靜悄悄”,不奏樂、不慶賀,莊重肅穆。距離產生美,這種安靜因遙不可及,于是分外美麗——今人的想象填充了歷史的空白。
在洛陽鄉間的婚禮中,也有類似的美麗,體現在古代與現代的對接中,新鮮將去未去,格調風趣,或為時髦男女不屑,卻令懷舊之士驚喜。
驚喜之一,便是俏皮話、順口溜。
在洛陽郊縣一些地方,新娘下轎時,夫家先遣一人點燃干草,圍轎轉圈,叫“燎轎”,為的是驅邪;有一人用鉗子夾著燒紅的犁鏵,上澆白醋,圍轎轉圈,嘴里念著: “嘲嘲嘲,喳喳喳,我拿草把你夾鏵。花轎到門前,四季保平安。花轎落下地,二人來吉利。說佳人,道佳人,佳人長得老俏皮,圓疙瘩臉兒,雙眼皮兒,櫻桃小嘴兒倆笑坑兒……”
拜完天地,新娘進洞房,先坐在柏木桶上,夫家人拿著梳子,在新娘已經盤好的發髻上,裝模作樣地比畫幾下——俗稱“上頭”,一邊梳,一邊念:“新媳婦兒衣,高搭起,不出三年見大喜。新媳婦兒褲,掛門鼻兒,不出三年添小侄兒;大娘抱孫我抱侄兒,全家樂得合不住嘴兒。一木梳,二篦子,生個孩子戴頂子。”
然后,小姑子端來面疙瘩湯,湯里有大棗、花生、棉籽等,寓意“早生貴子”。新娘喝面疙瘩湯時,旁邊人繼續念:“喝口面疙瘩,生個胖娃娃。吃個大紅棗,生個胖小子。吃個棉籽兒,生一對雙生兒。叫你喝,你不喝,俺端著就往床下潑。”
入夜,新郎的嫂子等人要端著油燈和酒菜,給新人“送房”。送房要唱送房歌:“進去屋門黑咚咚,一端條盤一端燈。四角擱著四盤菜,酒壺擱在正當中。叫弟妹,你聽仔細,俺把兄弟交給你。冬天由你做袍子,夏天由你做夏衣。熱熱冷冷你縈系,縈系不到俺不依。你倆喝下這交杯酒,夫妻偕老到白頭。你一壺,他一壺,今兒黑兒(今晚)你倆住一屋。你一盅兒,他一盅兒,今兒黑兒你倆到一堆兒……”
鬧洞房的人散去,若是有好事者于洞房外偷聽(俗稱“聽房”)便罷,若無,新郎家人便將掃帚靠在洞房窗下,上搭衣裳,對著掃帚念叨:“掃帚掃帚尾巴長,沒人聽房你聽房。”
你看看,這些人多能!張嘴就能來一段順口溜。這本事,村民擅長,職場中的人不擅長,只會念“生意經”的人更不擅長。
民間的順口溜聽之粗鄙,其實蘊含著智慧,接地氣兒。為失眠癥所困的都市人,不妨學學,恐怕比吃安眠藥效果還要好。
(原標題:你咋恁會說呢)作者:張麗娜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洛陽晚報(201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