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山:牛郎織女民歌的搖籃
2014/12/22 10:32:1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千百年來,牛郎的后裔為表達對牛郎織女的崇拜和敬仰,用山歌傳唱的形式,表達對美滿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盼。魯山民歌,多為山歌,祭祖歌,歌頌牛郎織女的愛情和祖上功德,歌頌美麗的家鄉魯峰山及美好生活。魯峰山附近村民有對歌習俗,歌曲多與牛郎織女的傳說有關。
魯峰山在每年的仲春時節,有個傳統的山歌會,此會全屬群眾自發的文化娛樂活動。在這里舉辦“山歌會”起源于明代嘉靖年間。相傳,這時候仙女下凡與王母娘娘在山上觀賞油菜花,欣賞人間美景。為此,后人在每年的陰歷三月,都相約在山上踏青,登高望遠,觀賞美麗景色,當地人也稱“菜花節”“對花節”。
據說油菜是織女九姑娘所賜之圣物,魯峰山,特別是孫義村人把它看得非常珍貴,稱其為“姑娘菜”“九姑娘花”。清明的荒春時節,九姑娘從天上取來菜子,撒遍山野,油菜苗、花、莖都可食用,讓魯峰山周邊的人度過了無數荒春。有《姑娘花》民歌唱道:“姑娘花呀,姑娘花,姑娘今年十七八。姑娘菜呀,正月里青……”
為發掘牛郎織女文化資源,傳承民俗文化,在牛郎故里傳統山歌會的基礎上,魯山縣于2008年3月30日在牛郎織女故事的發生地辛集鄉魯峰山下隆重舉辦了“牛郎故里春季山歌會”,除山歌會開幕式外,還在魯峰山設立8個表演點,來自當地的數百名民間歌手、藝人相聚一堂,放歌魯峰山!遏斏斤L光好》《牛郎織女有情人》《日照魯山》《七夕情》《牛郎鞭》《隔天隔地不隔心》等一首首山歌,使魯峰山沉浸在歡樂和歌聲的海洋之中。而其中的祭祖歌,有《牛郎探花》《九姑娘下凡》等。說是請祖的祭歌,乍聽起來像情歌。如:“魯山有個魯山坡,入到天里一半多。云外雄雞一聲唱,叫醒了牛郎哥。”“人間有個魯山坡,山清水秀牛滿坡。天女下凡云頭望,看見了牛郎哥。”“太陽出來照魯山,牛郎洞天銀河灣。清水瀅瀅九女潭,九天姑娘來下凡。”“九姑娘戀上九女潭,得配牛郎好姻緣。文武雙全佑民安,圣賢美名萬古傳。”
魯山的民歌唱不完,合唱、單唱、對唱,古樸而新穎,百聽不厭。牛郎的后裔——孫義村村民年年都要祭祀牛郎織女,個個都會唱歌頌牛郎織女的山歌,充分體現了孫義村人對牛郎織女的愛之深、愛之誠。從現已搜集到的上百首孫氏家族民歌、民謠及峒歌譚中可以看出,絕少怨天尤人,哭天抹淚地抱怨。牛郎織女的后裔,過得很踏實。如:“九女娘娘扒著云頭往下看:封你兒子作高官,封你媳婦常擺柳,封你閨女九天仙,封你孫子長大作狀元。”(燕亞男)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201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