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陽書院——大將軍柏
二將軍柏
嵩陽書院——二將軍柏樹頂上,有一個“觀音”坐在那里,她的對面是一只“仙鶴”仰首向“觀音”。
嵩陽書院內原有古柏三株,現在還成活的只有大將軍和二將軍兩株。三將軍柏毀于明末。經林學專家鑒定,將軍柏為原始柏,樹齡有4500年,是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柏樹。
相傳,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劉徹來游嵩山時,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陽書院,剛一進門,只見一棵高大的柏樹,身材奇偉,枝葉茂密,武帝仰望許久,隨口封為“大將軍”。穿過二進院,又見一棵柏樹比“大將軍”還要高大,因皇帝是“金口玉言”,大將軍已經封過,無奈只好封其為“二將軍”。隨從官員覺得武帝的加封不合情理,想向皇帝建議,但不聚直講,只好從側面向皇帝提示說。“這棵樹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漢武帝固執己見,說:“什么大呀小呀的,先入者為主!”隨從官員一時無語。漢武帝繼續向后走,又見一棵更為高大的柏樹,他便一錯再錯,封之為“三將軍”。由于漢武帝不公,封的三個將軍都有情緒,“大將軍”感覺自己名不副實,受之有愧,沒臉抬頭見人,久而久之,慢慢地變成了衰腰樹;“二將軍”心生悶氣,連肚子都氣炸了,變成了空心樹;“三將軍”更為惱怒,于是自焚而死。為此,登封縣內流傳著一首膾炙人口的民謠,更為生動地闡明了這事:“大封小來小封大,先入為主成笑話。三將軍惱怒自焚死。二將軍不服肚氣炸。大將軍笑倒墻頭上,自覺有愧頭低下。是非顛倒兩千載,金口玉言誰評價?”(原標題:嵩陽書院將軍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