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人家的大燴菜
2013/6/19 17:47:4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大燴菜,也叫熬菜,也稱為雜燴菜,飄香在燕趙鄉間,貪饞于鄉親們的胃口,滋養著健美的體魄和醇厚的民風——最是“大燴菜”的原本稱謂,能說得清這“大”的制作,這“燴”的豐富,這“菜”的妙美。
大燴菜,是鄉間聚餐的土特佳肴,在過“紅白事”的時辰,架勢謂之“四大”:大爐灶,大鐵鍋,大劈柴,大漢當廚。當灶膛大火把大鍋燒成大紅,一汪底油冒起青煙,隨手扔進鮮紅的大辣椒,雪白的大蒜瓣,頓時騰起一簇紫色的蘑菇云,大碗潑灑老醋,大把甩下青鹽,粗壯的臂膀操起大鐵鏟,渾如關公的青龍偃月大刀,攪拌得滿鍋里如鞭炮噼啪,此為“大熗鍋”,嗆出觀摩人等噴嚏四起,喝彩連聲。隨之,香辣的氣味兒彌散村落,向家家戶戶發出邀請;幫廚的青壯,爐火映紅臉龐,開始洗涮一大摞一大摞的粗瓷大碗,丁冬作響,宛然鑼鼓的大合奏。
燴,一如從火從會的字面解釋:諸般干菜鮮蔬,聚會在滾沸的香湯。俗稱為“大肉”的肉,自是葷腥的主角兒,一拃厚的膘子,香濃滿鍋。大白菜是素菜的領班,經霜披雪,鮮甜筋道,有“玉色靈芝”之稱。燴菜有“六燴”或“八燴”,應和大順大發的說辭,粉條、豆腐、蘿卜、冬瓜的白亮,與黑蘑菇,綠豆角,紅甜椒等等,無一不是當地土產,在大鍋里歡聚,濃縮了田園秀色。燴的功夫,兼具了烹熘煎炒,其“大燴”,一在火之大:旺火燉燜煮熬,各種滋味所以互相濡染,相得益彰;二在大塊切剁,豬肉一寸見方,白菜整葉入鍋,唯此耐得長熬久煮。由之,大燴菜軟而不爛,大勺舀進大碗,陡顯出莊戶人大流熱汗之后,“大塊吃肉”的豪氣。
享受大燴菜之美,需要大場面。不僅小鍋小灶依樣炮制不成,甚至食用在自家的小餐桌上,那味道也往往舍之八九。其真味兒,在乎情調:大聚而共餐,大家庭似的團圓。每有人家或婚喪嫁娶,或添丁進口,或高考上榜,總邀集好友親朋,招呼一村鄉鄰,以熱騰騰的饅頭和大燴菜招待。十幾張甚至幾十張八仙桌鋪排,人們熱熱鬧鬧地圍坐一團,男男女女,大饅頭啃得甜,大燴菜嚼來香,有說有笑,有尊有讓,宛如一個碩大的、和和美美的家,五世同堂,七代同庭。舉箸端碗之間,說家常里短,論輩分年庚,從碗里咀嚼出濃郁的鄉土味兒,心里品味不盡的是醇厚的鄉里情。(原標題:燕趙人家的大燴菜)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燕趙晚報 2010-03-15 作者:張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