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洛陽紙貴”背后的故事

2013/7/18 10:06:06 點擊數: 【字體:


   

    話說魏晉時代,人們崇尚美男子。那時的美男子,須得性情狂放、會寫文章,所以像何晏、嵇康、潘岳、王衍等人,個個都是風度翩翩、才華橫溢。其中潘岳最為漂亮。

    潘岳就是潘安(字安仁),此人的名氣好大,老百姓形容男子之美,就說 “長得像潘安一樣”;戲文中說“潘安貌”,使潘安成為美男子的代稱。當時美男子的具體標準是:身材修長,皮膚白皙,寬袍大袖,大碗喝酒。

    這后兩條,講的是男子的風度:會喝酒,就放得開;放得開,就顯得瀟灑。

    本來左思寫《三都賦》,與潘安并沒有什么關系,可就是這個潘安刺激了他,才讓他下定決心要寫出好文章,出人頭地。

    這個潘安,是在洛陽城中長大的,可他在“小學階段”卻不好好學習,整天拿著彈弓,城里城外地閑逛,有時還跑到郊外去打鳥。他這樣跑來跑去,個子瘋長,腿腳麻利,體格健壯,彪悍俊朗。

    既長,潘安懂得用功了,每天不停地讀書、思考、寫作,堅持郊游鍛煉,簡直成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生”,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到了弱冠(男子20歲)之年,他就完完全全成了一個美男子。他的身高超出一般人,折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就是1.83米,往人前一站,龍章鳳姿,真美!

    這樣一來,他每次出門,后面都跟著一大群女子。女子們追隨他,包圍他,成為洛陽一景。剛開始的時候,他很煩,于是閉門不出,也像劉曉慶那樣,仰天長嘆:“做帥哥難!做會寫文章的帥哥更難!”

    但一個大活人總不能整日呆在家里,可他剛要出門,馬上就有人通風報信,大姑娘小媳婦紛紛停下手中的活計,都跑出來看他。女子們追隨著他的車子,簇擁著往前走,恨不得把車子弄翻了,擁他入懷。

    不能與他親近,就讓他嘗嘗水果吧。

    女子們就往他的車上扔水果,“擲果盈車”的故事就產生了。潘安一看,這不錯,免費水果隨便吃!于是頻頻上街,天天吃水果。

    這件事在洛陽被傳為佳話。左思聽說后,心想:我也是個青年男子,也會做文章,不妨也上街弄點水果嘗嘗。于是,他就坐上車子出去了,專往那女子集中的地方湊?膳觽円娝麃碚袚u,都感到厭惡,紛紛撿起小石子、碎瓦片扔過來,嚇得他落荒而逃。他回到家里一看,車里全是“建筑垃圾”,不但沒有吃到水果,身上還被打得生疼。

    左思氣壞了,他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其實旁邊有個銅鏡,他要是上前照上一照,就會明白了。

    二

    原來,左思小時候很丑很笨,不但左鄰右舍輕視他,就連他的父親也看不起他。

    他的父親左雍,原是一個小吏,后來慢慢地做到了御史,也算是有身份和地位的人了。但他一看見左思就非常沮喪,因為左思身材矮小,貌不驚人,說話結結巴巴,樣子癡癡呆呆,簡直是“拿”不出手!

    左雍后來想:他就是一棵歪脖子樹,也得修正一下呀,于是就讓左思練毛筆字,這是當時學子的基本功。但左思寫的字總是歪歪扭扭的,父親一看:這家伙連身子都坐不端正。

    唉!這孩子不是做學問的料!左雍不斷地對外人說:我怎么會生了這么個兒子!一直到左思長大了,左雍還對朋友說:左思雖然成年了,可他的知識還不如我少年時掌握得多呢!

    左思就在被歧視的環境中長大了。他不甘心,決心通過奮斗改變命運。當時的都城洛陽,聚集著一大批文人學者,學術氛圍特別濃厚,文壇上群星燦爛,人才輩出。左思琢磨:要想出人頭地,僅靠零敲碎打怕是不行。要鬧,就鬧出點大動靜,給文壇一個震動。

    他決定寫賦。這種文體的特點是可以鋪排,容易展開,也最能體現一名作家謀篇布局、遣詞用典的能力。

    在此之前,東漢的班固已經寫過《兩都賦》,張衡也寫過《兩京賦》,都寫得很好。左思認真讀后發現,這兩篇賦雖然氣勢宏大,詞藻華麗,寫出了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的氣派,但卻犯了大而無當的毛病,顯得空洞無物。他決定寫一篇《三都賦》,把三國時的魏都鄴城、蜀都成都、吳都南京一一細陳,各方面都要超過前人。

    三

    為寫好《三都賦》,使筆筆有依據、字字有文采,左思開始大量收集歷史、地理、物產、民俗資料;為了錘煉優美的詞句,左思在室內、庭院、廁所的墻上都掛上了紙筆,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想出了好詞句,就隨手寫在紙上。

    可他這樣下工夫,卻受到了別人的譏諷,人們不相信他能取得成功。當時的大文豪陸機,早就有寫《三都賦》的計劃,現在聽說左思要寫這個題目,就挖苦道:“這小子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竟想超過班固和張衡,太自不量力了!”他還給弟弟陸云寫信說:“京城里有一個狂妄的家伙,居然要寫《三都賦》,我看他寫成的東西,只配拿來蓋我的酒壇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左思十年磨一劍,恒心凝劍心,《三都賦》終于寫成了!

    那時候已經有了文藝評論,但那些文人一看作者是個無名小卒,根本不予細看,就漫不經心地議論起來,把《三都賦》說得一無是處。左思感到很驚訝,也很委屈:十年心血,難道就這樣付之東流了嗎?他想到了著名文學家張華,準備找上門去,讓他評價評價。

    張華拿到《三都賦》后,剛開始也沒看出啥門道,只是覺得這篇文章平實而大氣,就詳細詢問左思的創作動機和創作經過,然后再回過頭來體察文章的內涵和韻味。讀到最后,張華興奮了,他看出這是一篇絕好的文章,越讀越來勁,到后來竟不忍釋手了。

    他稱贊道:“文章寫得非常好!可嘆的是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氣不重文章,他們的評論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他鄭重地對左思說:“這樣吧,我的朋友皇甫謐先生,是很有影響力的學者,而且為人正直,我將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薦給世人,決不讓此賦埋沒!”

    皇甫謐看過《三都賦》后欣然提筆,為這篇文章寫了序言。他還請張載為《三都賦》中的《魏都賦》作注,請劉逵為《蜀都賦》和《吳都賦》作注。張、劉都是當時的大學者,治學態度嚴謹,不夠格的文章,他們不會附和與支持。劉逵最后感嘆:“世人往往重視古人的東西,輕視新生事物,這就是《三都賦》開始不傳于世的原因啊!”

    名人作了序,就等于做了廣告,《三都賦》很快風靡京都。這時候,凡是懂點文學的人,都想看一看《三都賦》了。大家看后,才知道《三都賦》真是好文章,紛紛稱贊不已。以前譏笑過左思的人,這時候也都站出來附和,連聲說好。但陸機還是有些不相信,他悄悄找來《三都賦》細細閱讀,最后拍案叫絕,連聲說:“寫得太好了!寫得太好了!”他斷定,若自己再寫《三都賦》,決不會超過左思,干脆取消了寫作計劃。

    接下來,就該造紙商人發財了。豪富之家競相傳抄《三都賦》,一下子使紙價漲了好幾倍。原來每刀紙只需花上千文就行了,可現在得兩千文甚至三千文才能買到。整個洛陽城,那幾天也不搞城市基本建設了,人們只管抄寫《三都賦》了。這樣抄來抄去的,倒叫那造紙商人賺了個大肚圓圓,賣紙的、賣筆的也跟著發了財,滿城都充溢著歡快氣氛。

    可是這熱鬧的背后,是十足的荒誕:同一篇文章,在沒有得到名人推薦之前,全社會都視而不見;一經文豪肯定,頓時洛陽紙貴,這個社會還有理性嗎?

    豈止是一個沒有理性的社會,那還是一個不講理的社會,還是一個唯美的時代。譬如潘岳的美,就常有人拿左思的丑來反襯:“左太沖(左思)絕丑,亦復效岳(潘岳)游遨,于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返。”看,那時的人寫歷史,也總是拿人家左思開涮。按理說,你潘岳盡管美你的好了,老跟左思找什么別扭!

    還有更氣人的事!潘岳出身士族,享受著門第的庇蔭,這是他的造化,與左思何干?偏偏就有人拿兩人的出身、資歷胡亂比較一番。譬如《文心雕龍·神思篇》評論左思時說:“雖有巨文,亦思之緩也。”而評論潘岳時則說:“安仁輕敏,故鋒發而韻流。”意思是說左思“鈍”而潘岳“敏”。在那個“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時代,等級觀念是無法打破的堅冰,處于劣勢的左思,知道自己的立足之道只能是奔跑,不停地奔跑、奮進。

    而潘岳的“輕敏”,決定了他的浮躁、趨利。他趨炎附勢,卷入了宮廷斗爭,結交了壞皇后賈南風,用自己的筆為外戚效力。其中最大的敗筆,是搞垮太子的整個過程:賈南風讓潘岳寫一篇狂草,然后再派人將太子灌醉,哄他抄寫。太子醉眼模糊,看不清楚紙上寫的啥內容,就胡亂描畫了一遍。潘岳再模仿太子的筆跡,在太子的“文章”上添一些筆畫,使之成為有造反內容的逆書,就這樣把太子害了。這個美男子,以筆為刀,真是殺人不見血!

    太子死后,趙王司馬倫借口報仇,兵變入宮除盡賈氏一黨,這就牽扯出了潘岳,可憐他被拉往洛陽馬市,在當年斬殺嵇康的地方赴死了。不過他比嵇康更慘:被滿門抄斬,連老母也被殺了。

    而人家左思,卻因《三都賦》名揚天下,得以善終。這就是“洛陽紙貴”背后的故事——可見丑與美、鈍與敏,都是暫時的、相對的,是可以轉換的,并不能左右人的一生!驹瓨祟}:“洛陽紙貴”背后的故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05-07-27 作者:孫欽良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遠古飄來醉人香 美酒古來唯杜康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