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豫西民間兒歌——形象傳神的動物兒歌

2013/7/18 11:15:54 點擊數(shù): 【字體:


    動物兒歌,是幼兒最早接觸的一類兒歌。從小狗小貓說起,將動物擬人化、人格化,是動物兒歌的特征。

  動物是兒童的朋友,將動物擬人化、人格化,是讓動物走近兒童的橋梁和捷徑。

  “咪咪貓,上高橋,擔擔水,凹凹(音洼)腰。石榴骨朵結(jié)櫻桃,東一朵,西一朵,剩下一朵喂鸚哥。鸚哥喂得會掃地,一掃掃到南場里,碰見一個賣糖哩。賣的啥糖?芝麻糖,掐一疙瘩兒叫我嘗,粘住老爺哩嘴,打斷賣糖哩腿。賣糖哩,你走吧,俺娘出來沒好話。紅緞子鞋,黑緞子襪,一腳踢你個仰巴叉。”

  這首兒歌流傳在偃師、鞏義、孟津、伊川等地,傳唱范圍較廣,開篇以“咪咪貓”入題,主要抓住了貓的“凹腰”動作,形象逼真。貓這種動物,從靜止狀態(tài)轉(zhuǎn)入奔走狀態(tài)時,通常有一個“凹腰”的動作,尤其是貓從平地走到稍高位置時,也愛做這個“凹腰”動作——勞動人民通過長期觀察,準確地抓住了這些細節(jié),真實而傳神,令人佩服。

  筆者小時候無數(shù)次背誦過這首兒歌,印象非常深刻。但通常情況下,大人教唱動物兒歌時,多采取嚇唬的方式。原因是晚飯之后,小孩總愛纏著大人撒嬌,讓大人帶自己出門轉(zhuǎn)悠,而大人想去看戲或者去聽說書,于是拿這些兒歌嚇唬小孩。

  其一:“太陽落 ,狼下坡,赤肚子孩子跑不脫!”這是告誡小兒太陽落山后,狼就要下山了,小孩子應(yīng)該呆在家里睡覺,不能出門。其中的“赤肚子”意為“赤裸裸”,沒穿衣服,露著肚皮,指幼兒。這首歌的另一版本是:“柔底(方言,指太陽)落,狼下坡,赤肚子孩子跑不脫。一跑跑到疙針窩,又扎屁股又扎腳!”還有一個版本是“日頭落,狼下坡,赤肚子孩子跑不脫;晌午錯,狼推磨,推住誰,誰難過。”

  其二:“紅眼綠鼻子,四只毛蹄子。走路嗒嗒響,專吃小孩子!”這一首兒歌就更怕人了,“紅眼綠鼻子,四只毛蹄子”到底是啥怪物?小孩子你甭問,反正可怕得很!尤其是“走路嗒嗒響”,形象至極,恐怖至極,寂靜的夜里,那怪物仿佛已經(jīng)走近。最后一句“專吃小孩子”是關(guān)鍵——你還不睡覺嗎?還不聽話嗎?好吧,那怪物來了,把你吃掉。

  以此來嚇唬不想睡覺的小孩,真是十分有用。小孩子只能把自己蒙在被子里,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首兒歌的另一個版本是“紅眼綠鼻子,四只毛蹄子, 一臉紅血道,專吃小孩子”,聽起來也很駭人。這種兒歌,小孩子一般不唱,都是大人唱的,或者是大孩子唱,用來嚇唬更小的孩子。

  當然,大部分動物兒歌還是蠻可愛活潑的,如:“小老鼠兒,爬缸沿兒,手里拿著芭蕉扇兒。走一走,扇一扇,扇得毛兒直動彈。”看,小老鼠的形象多生動,有點像動畫片里的老鼠造型。實際上,動畫片里的老鼠形象,就是借鑒民間刻畫的老鼠形象創(chuàng)作出來的。又如“一二三四五,蛤蟆背著鼓,蝎子來吊孝,蟄住驢屁股”,很可笑。

  還有“羊,羊,跳花墻,抓把草,喂你娘。你娘沒在家,喂你們老哥仨。”“小老鼠,上谷穗兒,摔下來,沒了氣兒。大老鼠哭,小老鼠叫,一對蛤蟆來吊孝。給它個布條它不要,給它個孝帽哈哈笑,咯兒嘎,好熱鬧。”“天上星,地上釘,叮叮當當掛油燈。油燈破,兩半個,豬叼草,狗拉磨,猴兒挑水井上坐。雞淘米,貓燒鍋,老鼠開門笑呵呵。”“哈巴狗,上南山,吃金豆,拉金磚。你點火,我吸煙,你放炮來我放鞭,劈里啪啦過新年。”

  其中,比較擬人化的有:“待客(音開)要殺老母雞,老母雞,淚淅淅,叫聲雞娃兒我囑咐你。聽見老鷹叫,藏到刺林兒里。聽見胡雷(雷聲)響,藏到屋檐兒起(屋檐下)。喝水莫往深處去,恐怕濕了你毛羽,要是有娘在,伸開翅膀暖暖你…… ”比較通俗家常的有:“高高山上一頭牛,兩個犄角一個頭,四個蹄子分八瓣,尾巴長在身后頭。”

  有時,動物兒歌會以謎語的格式出現(xiàn):“頭戴紅帽子,身披五彩衣,從來不唱戲,喜歡吊嗓子”,這是說公雞。“年紀并不大,胡子一大把,不論遇見誰,總愛喊媽媽”,這是說山羊。 “小小諸葛亮,獨坐軍中帳,擺成八卦陣,專抓飛來將”,這是說蜘蛛。“沒有腳,沒有手,背起房子就會走”,這是說蝸牛。“日出下山崗,日落回蜂房,年年出新主,日日采花郎”,這是說蜜蜂。“小扁擔,兩頭翹,光會屙,不會尿”,這說的是雞……(記者 孫欽良)【原標題:豫西民間兒歌——形象傳神的動物兒歌】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網(wǎng) 2010-09-1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河洛春秋——豫西民間兒歌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