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薛王的舅舅王仙童倚仗權勢,橫行不法,民怨沸騰,遭到彈劾。玄宗念及親情,有意寬宥。姚崇據理力爭,說服玄宗,使王仙童得到了應有的懲治,“由是貴戚束手”。
吏部尚書魏知古原是姚崇所薦。
一次,魏知古到東都洛陽去考察官員的政績。姚崇的兩個兒子都在東都任職,依恃父親有恩于魏知古,招權請托。玄宗知曉此事,一次裝作不經意的問姚崇:“卿子才性如何?今何官也?”姚崇很坦率地介紹了兩個兒子的情況,玄宗又問姚崇,他是怎么知道的。姚崇說,魏知古本是小吏,是我引薦他升官的。兩個兒子一定以為魏知古會感激我而答應他們的請托,縱容他們行不當之事。玄宗聽了,認為姚崇為人高尚,而鄙薄魏知古。
姚崇身居宰相要職,卻沒有自己的專門宅第,全家人住在離朝廷很偏遠的地方。他上朝處理政事后往往不能回家,只得就近住在一個叫罔極寺的寺院里。一次,姚崇得了瘧疾,只好叫家人來寺院照料他,在寺里,姚崇還帶病處理政務。有大事時,玄宗就讓乾曜到寺里詢問姚崇的意見。乾曜對姚崇嚴于律己、勤儉的生活作風深感佩服。他奏請玄宗讓姚崇搬進四方館(屬中書省)住,玄宗當即批準。但姚崇感到四方館豪華堅決謝絕。
開元九年,姚崇去世。是時,國家經濟狀況比較好,社會上厚葬成風。三朝宰相姚崇卻未隨波逐流。去世前,他留下遺令,告誡子孫不準崇佛敬道,不準為他厚葬。【原標題:姚崇聳廉勤之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