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范縝
2012/4/6 9:54:0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范縝(約450~510),字子真,河南淅川人。出身寒微,性情率直,“好危言高論”,不畏權勢。齊梁兩朝,先后任尚書殿中郎、尚書左丞等職。早年,曾在南齊竟陵王蕭子良西邸發表反對佛教因果報應的言論,退而著《神滅論》。其基本論點是“形神相即”和“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以此推論,人的形體與精神的關系乃是“質”和“用”的關系。“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正如刀刃與鋒利的關系一樣,刀刃沒有了,鋒利也就談不上了。作者還對佛教加以指責,認為“浮屠害政,桑門蠹俗”。
南北朝期間佛教盛行,南朝皇帝和世家豪族大都奉佛。寺院林立,僧徒云集,迷信成風,誤國害民。《神滅論》一出,“朝野喧嘩”。蕭子良“集僧難之,而不能屈”,又派人以高官相誘,范縝則斷然表示決不“賣論取官”。后來梁武帝蕭衍奉佛教為國教,又組織64人發表75篇文章對《神滅論》進行再次圍攻,還親自寫了《敕答臣下神滅論》,指責其“妄作異端”、“違經背親”,并以命令語氣說:“言語可息(不要再堅持了)!”但范縝仍然“辯摧眾口”,不為所屈。結果,被流放嶺南。
《神滅論》將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傳統和無神論思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是中國古代哲學史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范縝著額《文集》十五卷,大都散佚。傳世者除《神滅論》外,另有《答曹舍人》等四篇,收于《弘明集》與《全梁文》中。其生平主要見于《梁書》和《南史》。【原標題:唯物主義哲學家、無神論者范縝】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淅川縣人民政府門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