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在該書的題詞中這樣評價:“《書法美學論稿》以中西方經典思維方式,全面、深入地解析書法本體,剖析其美的內在流程,將人們引入到一個獨特、絢爛的美的世界,向人們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空間,是當代書法界以及學術界的重要成果。”
9月6日,記者對周俊杰進行專訪。他從書法創作、書法理論、書法教育等方面,談了自己幾十年來的感悟。
“青年靠才氣,中年靠功力,老年憑學識”
周俊杰5歲開始寫柳體,10歲開始寫褚體,每天要練字近10個小時。他今年70歲了,每天仍有四五個小時用來讀書,兩個小時用來練書法。
“功夫都不會白下。我的書法能夠有些成績,恐怕與年輕時下的苦功有很大關系。”周俊杰說。他送給年輕的書法愛好者三句話:“青年靠才氣,中年靠功力,老年憑學識。”
“不讀書、不練習是寫不好字的。境界上不去,書法也就上不去。”周俊杰說。
“文化能夠在書法中傳承”
在中國書法界,集書法創作和理論研究于一身的書法家并不多,周俊杰正是這樣的大師。
從1989年提出“新古典主義”主張以來,他以3000年中國書法的資源為對象,寫出《周俊杰書學要義》、《書法美學論稿》等著作。在書法發展戰略走向、書法的本體理論、書法史觀,乃至書學理論體系建設等方面,不間斷地引爆新話題。
他認為書法藝術的核心是文化,中國文化能夠在書法中得以傳承。周俊杰說,“中原書派以繼承中國傳統書法的精髓為核心精神,其風格雄強、博大,屬典型的北派書法。中原書派的未來要靠年輕人,我希望他們不要盲目跟風,要表現具有文化意味和時代感的東西。”
“網絡時代有助于書法發展”
現今網絡普及,很多年輕人常常“提筆忘字”。長此以往,作為中國國粹之一的書法藝術,是否會漸趨式微?面對這樣的擔心,周俊杰說:“現在書法的實用功能弱化了,藝術功能反而增強了,我對書法的前景很樂觀。如今不少小學、中學都開了書法課,大學里還有書法系。書法正在以另外一種相對專業的姿態走入我們的生活。”
周俊杰說,書法與網絡是相輔相成的,書法可以用于美化網絡字體,網絡也給書法愛好者提供了更寬廣的學習途徑和展示平臺,網絡時代有助于書法發展!驹瓨祟}:周俊杰:網絡時代書法前景更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