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獻人民 辦學濟天下
2012/6/18 10:47:1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大國醫》有一個美滿的大團圓結局——解放后,為了實現讓天下蒼生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的行醫理想,郭家向全社會公開了祖傳五代的正骨秘方!郭家的事跡上了報紙,巧巧也帶著女兒回來了,郭家大院呈現出一派歡樂祥和的氣象。
歷史上,郭家獻藥方確有其事,但整個郭家大家庭卻差點兒因此鬧得四分五裂。
魂歸故里
郭燦若在上海辭世后,高云峰就張羅著把郭燦若的靈柩運回洛陽。可是,新政府是否允許這個與國民黨要員過從甚密的大夫“回家”,大家當時心里都沒底兒。高云峰找到郭燦若的三叔和四叔,央求他們去上海打探消息。
高云峰沒有等太長時間,當年夏天的一天,一列火車在白馬寺站慢慢停穩,郭燦若的靈柩從車上被緩緩抬下。站臺上眾多披麻戴孝的郭家子孫齊刷刷地跪倒在地,不住地沖著靈柩磕頭……
為了一個舊社會正骨醫生的靈柩,一列特快列車緣何會破例停靠在這個四級小站呢?人們議論紛紛,都覺得郭家上下打點應該花了不少錢。可是他們不清楚,當時新中國已經成立了,“有錢能使鬼推磨”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了。況且,為了防止階級敵人搞破壞,那時列車的停與行都有嚴格的審批手續,對列車的管制比起現在不知道要嚴格多少倍。
話說這幾個月郭燦若的兩位叔叔在上海腿都快跑折了,可無論找準,人家都覺得這事情太大,沒人敢當家,有人建議他們去找陳毅市長。可陳毅市長是那么好找的嗎?兩人急得團團轉,直到一天上午,一個軍代表突然找到他們,表示上級已經批準了,讓他們想法通知家里,準備迎接靈柩。另外,軍代表還問了火車停靠在哪里對郭家最方便等問題。
郭燦若的兩位叔叔吃了一驚:新政府能答應他們運回郭燦若的靈柩就不錯了,他們哪還敢提什么特殊要求?他們告訴那位軍代表,白馬寺站離平樂最近,但快車平時不停靠這個小站;如果不方便,運靈柩的列車停靠在洛陽站也行。
當天下午,那位軍代表又來了,說首長已經同意讓列車停靠在白馬寺站。兩人想見見首長當面致謝,但被這位軍代表婉言謝絕了。究竟是不是陳毅元帥親自過問此事,已無據可考。
獻出秘方
待安葬了郭燦若,高云峰、郭維淮都很感動。加上后來土改,村里和鄉里都對郭家很照顧,母子倆開始考慮這樣一個問題:國家和人民對我們這么好,我們該怎么報答呀?郭維淮起初想到醫院工作,當時的地區衛生局局長找他談話,希望他能帶頭打破陳規陋習,將郭家祖傳的正骨技術獻給人民。
高云峰起初有些想不通,便找來郭維淮商量:這是郭家祖傳的寶貝,現在我們把它獻出去了,你爹在九泉之下會不會埋怨我?郭維淮可不這么想。郭維淮覺得,如果父親有在天之靈,知道黨和政府把他的遺骨千里迢迢從上海運回洛陽,他也會這樣做的。
母子打算獻秘方的消息,在郭家大家庭里炸了鍋。不少郭氏宗族登門問罪,要求高云峰將祖傳秘方交給族長保管。可母子倆好像已經鐵了心,一門心思就是要獻。正當高云峰為如何維系家族感情感到頭疼時,政府和衛生部門表示愿意幫忙做郭家人的工作。當天夜里,母子倆打開金匣子,將祖傳秘方端端正正地抄寫在大紅紙上……
獻秘方的日子是個星期天。這一天,洛陽青年宮廣場上熱鬧異常。在獻秘方儀式上,高云峰和郭維淮坐在主席臺中央。當他們從地區衛生局局長手中接過獻方證書時,全場歡聲雷動。
比會場那里人更多的地方是老城十字街口——寫有秘方的大紅紙就張貼在這里,平樂郭氏正骨接骨丹、展筋丹等30多個祖傳秘方從此屬于人民。
澤被世人
族人的閑話在1956年逐漸消失。這一年,高云峰受邀到北京參加全國政協二次會議,受到毛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兩年后,衛生部決定在洛陽建立我國第一所骨科大學——平樂正骨學院,任命高云峰為院長。與此同時,政府還在白馬寺旁建立了洛陽專區正骨醫院(現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前身)。“平樂郭氏正骨”自此變為“洛陽正骨”,家族絕學也由此變為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
在一次國內正骨學界會議上,當衛生部一位領導在現場提出“沒有受到洛陽正骨影響的同志請舉手”時,現場無人回應。
在高云峰和郭維淮先后擔任院長的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眾多異姓正骨傳人也秉承郭家“懸壺濟世、大醫精誠”的行醫理念,將“大國醫”的精神代代相傳。【原標題:秘方獻人民 辦學濟天下】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洛陽晚報 2009-6-3 作者: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