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每到一個地方,都虛心向那里先民學習。他發現別的部落先民發明了舂,可以把谷舂成米。又叫先民學會用和甑,蒸米飯吃,熬粥喝,先民們覺得特別好吃好喝,又很少生疾病。愈加對黃帝愛戴和擁護。此外,黃帝還非常重視人才。他在海邊打魚,發現了一位名風后的漁民,交談中發現風后很有安邦治國的才能,知道很多伏羲氏時代教民養民的道理。黃帝就把風后收留在身邊,當了他的參臣。不久,又在一次狩獵中,發現一位名叫力牧的人,此人箭法很準,百發百中,箭箭不落空。通過交談,黃帝發現力牧很懂得兵法知識,就收留他統帥黃帝部落的兵馬。黃帝有了這一文一武兩個人才,信心更強了。他們當時雖然過著游牧生活。但愿意跟隨黃帝的先民越來越多。黃帝的人口、兵馬就一天天壯大,其他部落再也無人敢來侵犯。黃帝為啥取名叫軒轅 由于常年累月的遷徒游牧生活,各種笨重的東西都要人擔肩挑,每遷移一次都給先民們帶來極大痛苦和不便。遇上女人生孩子,老人生病,更是叫若連天。黃帝為此事也是經常唉聲嘆氣,但又不得不遷移。 有一次,黃帝帶領他的先民遷移到北方黃土高原。這里森林茂密,地形平坦,便于長期生存。
他們剛剛居住下來,有一天突然狂風大作,黃帝立即命全部先民,人人抱樹,個個藏身,以防狂風卷走,黃帝只顧別人的安危,不料,自己頭上戴的遮太陽的大圈帽,被狂風吹掉。他連忙抓住一棵小樹,就地蹲下。黃帝發現他的大圈帽被狂風吹得就地滾動,并不倒地。這是啥原因呢?黃帝砍了一根樹枝,扎成圓圈,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滾了不到一丈遠又倒了。黃帝自小就是個聰明絕頂的人,他沉思了很久;然后,再扎了一個圓圈,給兩個圓圈中間扎了個十字架,又砍了一根長樹枝,把兩個圓圈扎在這根樹枝的兩頭,放在地上用力往前一推。這次雖然沒有倒,滾不了多遠就停下來。這時,常先、風后、倉頡一起走來,問黃帝在干什么?黃帝把剛才發生的事向三位參臣訴說了一遍。智多謀廣的風后,連忙剝了一條樹皮,拴在兩個圓圈中間的橫桿上,一手拉著往前走,兩個圓圈一直滾動著,并未倒地。 黃帝一看,突然哈哈大笑,一下醒悟過來。他叫常先再扎兩個同樣的圓圈,四個木圓連在一起,好比四個車輪,穩穩當當向前滾動著,再也不怕倒地。風后看后,好像腦子里一下也醒悟過來,他命常先去采石場弄兩個圓形石盤,中間鑿個洞。不到半天工天,兩個圓形石盤就做成了。風后從中間橫安一根木棍。木棍中間綁了一條草繩,叫常先拉上使勁往前跑。后邊跟隨了一群先民看熱鬧。倉頡連忙向黃帝說:我給這個東西起個名,叫做“車”。黃帝深思了半天,表示同意。 車,對力牧這個人來說,產生了極大興趣。他征得黃帝同意,命所有先民;一人制作兩塊圓形石頭盤。大小規格要一樣。不幾天,圓形石頭盤造得堆積如山。常先命先民,四個圓石盤安裝一輛車,全部安成后,黃帝召集所有先民前來觀看表演。中華民族第一個地上運載工具--車輪,就這樣誕生了。它是當今世界上所有車輪的前身。 隨著生產力不斷發展,車輪也由石頭改作為木制車輪。有了鐵器以后,車輪由木制又改為鐵車輪,成為遷徒游牧生活中的運載工具,大大減輕了先民們體力勞動。力牧在車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打仗用的“戰車”。 為了讓人們永遠記住這個功勞,倉頡和各位大臣商議;命車為“軒轅”。因黃帝當時還沒有一個正式名字,就以“軒轅”命名,作為黃帝正式名字。這就是“軒轅”的來歷。黃帝自從被先民們擁戴為尊長,還沒有一個正式“職稱”大臣們先后給黃帝起了很多尊稱,黃帝都不同意。最后,還是黃帝自己決定。黃帝發現土是黃色,土能生萬物,土是人們生存的唯一依賴的靠山,先民們又是黃皮膚,所以,就確定他的尊稱應該稱“黃地”。從此,“軒轅黃地”就這樣定下來。 到殷商時代,一些文人覺得把祖先稱“黃地”很不雅,他們借故“地”和“帝”是諧音,就把“黃地”改為“黃帝”。“軒轅黃帝”從此就這樣沿用下來。秦以前,各國諸侯都害怕觸犯祖訓,有損祖德,輕易不敢稱自己為“帝”,只好稱王、稱霸。秦始皇統一六國后,認為自己德高“三皇”,功過“五帝”,自稱自己“始黃帝”。但他也沒有敢沿用這個“黃”,只好用了白王“皇”。黃帝為啥娶丑女 軒轅黃帝,一生娶了四個妻室。正妃西陵之女,名叫嫘祖。次妃方雷氏、彤魚氏。最后又娶了丑女,封號嫫母。后世人把西施看作是天下美女的代表;把潘安看作是天下美男的代表;而把最丑的女子則比作嫫母。黃帝為什么要娶一位最丑陋的女子作為自己的妻室呢?原來,在那個時代,已從母系氏族公社末期進入了父系氏族公社初期。黃帝經過連年戰爭,打敗了蚩尤,建立了部落聯盟,成為臣民們一致擁護的盟主。為了不辜負臣民對他的信任和尊敬,他處處事事都要以身作則。就在這時,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暗地搶婚事件。人們紛紛向黃帝報告,要求他設法制止。黃帝雖然想了很多辦法,但搶婚事件仍然不斷發生。有人提議,如果再這樣發展下去,矛盾就會激化,很可能導致部落之間的重新分裂。黃帝和嫘祖、方雷氏、彤魚氏都經常為此事悶悶不樂。一天早上,黃帝起床后獨自一人出外散步,看到一位女子正在河邊用尖底瓶汲水。黃帝走到她身邊問道:“你獨自一人到這里汲水,難道不拍有人搶你嗎?”這女子不認識黃帝,頭也沒抬地回答道:“我的長相不好,又黑又丑,沒有人來搶我”。 黃帝又問:“你家都有什么人?”丑女說:“哥哥和我,還有一位老媽媽。哥哥被搶婚女子搶走了,如今家里只有我母女二人”。
黃帝這才知道搶婚不光是男的搶女的,還有女的搶男的。黃帝覺得這個汲水女子雖然長得很丑,但她的言談舉止都很大方,便又問她:“你是哪個部落的,叫什么名字?”丑女回答說:“我是祁部落的,沒有名字,別人都叫我‘丑女’”。 黃帝聽了,再沒有說什么,就轉身走了。一天黃帝把倉頡、風后、常先、大鴻等大臣召來。商議如何制止部落之間搶婚事件。有人提出用暴力制止,有人主張殺一儆百,黃帝都不同意。他對眾臣說:“蚩尤無道,經常亂殺無辜,失去民心,最后戰敗被殺。今天我們應當引以為訓,萬不可再走蚩尤的老路,不然也會失去民心”。大家聽了,都覺得黃帝說得有理。但誰也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制止搶婚。這時黃帝便把他早已和三個妻室商量好的主意拿出來,對著眾臣說:“眼下我有三個妻室,他們各有分工,實在忙不過來,經常都不在我身邊。我想再娶一個妻室,請你們幫我找一個合適的女人,但絕不允許搶人婚配”。眾臣一聽,不加思索地說:“這有何難!黃帝功勞這么大,別說再娶一個,就是再娶十個百個也能辦到”。 這消息傳出后,各部落都給黃帝挑選美女,甚至有人把自己搶來的美女也獻了出來。不幾天,各部落就選出上百名美貌女子,供黃帝親自挑選,哪知,黃帝一一過目后,一個也不中意。在場的臣民,誰也摸不透黃帝的心意。當時,黃帝當著眾人的面說:“重色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說罷,揚長而去。人們這才明白黃帝選妻室,并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又傳出消息,黃帝選美不注重表面的美,而注重的是德才。不久傳出消息,黃帝選中祁部落的丑女為妻,封號嫫母。人們聽了議論紛紛,有人搖頭,有人嘆息,都不明白黃帝為什么要這樣做。唯有風后、倉頡理解黃帝的用意。倉頡連夜給黃帝造了一“好”字。他說,男子和女子不論長相如何,只要情投意合,天長日久,就是“好”。黃帝成婚這天,各個大小部落都來人慶賀,男女老少,人山人海,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倉頡發現黃帝和丑女面對面坐著,嫘祖、方雷氏、彤魚氏不斷給黃帝和丑女敬酒,黃帝和丑女笑得合不住嘴,于是靈機一動,又畫了兩個口字,上下并起來,當即造了個“喜”字。 他把“喜”字寫在一張樺樹皮上,高高舉起,對著眾人說:“搶來的女人作妻室,很難相好。強迫成婚的妻子沒有喜。只有男女兩相情愿,結成配偶,才是喜中有喜,好上加好;才能和睦相處,白頭偕老”。倉頡的這番話,惹得眾人哈哈大笑。 自從黃帝娶丑女為妻后,部落之間的搶婚事件,就一天天減少了。
黃帝手植柏的傳說 邁進軒轅廟大門,迎面便是一棵蒼翠挺拔的古柏,這便是著名的“黃帝手植柏”。據說它是我國最古老的一棵柏樹,距今大約已有5000多年了。外國人稱贊它是“世界柏樹之父”。黃帝手植柏下圍十米有余,七人合抱不嚴,所以當地民諺說它是“七摟八扎半,二十四個疙瘩不上算”。 傳說黃帝戰敗蚩尤,建立了部落聯盟,定居在橋山。黃帝發現橋山一帶群民,有的棲居于樹,有的與獸同穴,既不文明,又不安全。黃帝便和大臣力牧、大鴻、共鼓等商議如何改變這種狀況。他們教化橋山群民在臨水靠山的半坡上砍樹造屋,離開樹枝和洞穴搬進新屋;又把橋山改名為橋國。橋山群民住進房屋后,不但日常生活方便多了,而且也不怕野獸來傷害他們了。可是,在那時候人們并不懂得毀壞森林將會帶來什么樣的嚴重后果。他們經常亂砍亂伐樹木,沒有幾年,橋山周圍的樹林全被砍光了。就連黃帝曾多次下令禁止砍伐的常年不落葉的柏樹,也被砍伐得一棵不剩。就在這時候,一場暴雨襲來,山洪突然暴發,洪水像猛獸一般從山下猛沖下來,把幾十人和黃帝得力的大臣共鼓、狄貨都卷走了。黃帝悲痛萬分。 雨過天晴,黃帝親自帶領大臣們上山查看,發現凡是樹林被砍光了的山峁,不僅擋不住水,連地上的草也沖得一干二凈了。黃帝看見滿山遍野都是洪水過后留下的溝溝洼洼,心情十分沉重,他對群民說:“今后再也不能亂砍樹木了。如果再亂砍下去,橋國就沒有樹林了,野獸也沒處藏身了。到那時,我們吃什么?穿什么?”當時有位大臣建議搬到另一個地方居住。黃帝說:“不可!如果那里樹木也叫我們砍完,那時候我們還能往哪里搬呢?再遭洪水,我們又哪里跑?”眾臣覺得黃帝說得有理,都問他該怎么辦? 黃帝說:“我愿和大家一齊上山栽樹種草,用不了幾年,滿山就會長滿林草,既不怕洪水,又能招來野獸,那時橋國群民才能有吃有穿”。說罷,黃帝就自己帶頭栽了一棵小柏樹。臣民們都學黃帝的樣子,紛紛栽樹種草。 不幾年,橋國的山山峁峁林草茂密,一片蔥綠。人們都很感激黃帝。從此,植樹造林便成了中華民族的一個優良傳統,世世代代一直沿續下來。 傳說黃帝在乘龍升天飛經橋國上空時,還特意讓巨龍停下來,為了再看一眼自己親手栽下的那棵柏樹。臨行時,又隨手把群民送給他的干肉塊扔下來,落在自己栽種的柏樹上。傳說現在黃帝手植柏樹干上長的24個疙瘩,就是那時黃帝扔下的肉塊變的。【原標題:黃帝降生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