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頌盛世,翰墨譜華章。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三華誕和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際,我市各地文藝活動精彩紛呈,豐富了市民群眾的節日文化生活。
23日,王直將軍國畫作品展暨全國軍地書畫名家作品聯展隆重開幕。慕名而來的社會各界群眾來到閩西革命歷史博物館,一睹“將軍畫家”的丹青風采。當日下午,市委書記黃曉炎也來到現場,參觀王直將軍國畫作品及全國軍地書畫名家作品。
王直將軍1916出生于上杭縣才溪鄉,15歲參加中國工農紅軍,39歲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從小就熱愛書畫創作。在多年的戎馬生涯中,王直將軍轉戰閩西崇山峻嶺、蘇皖遼闊原野、沂蒙山間密林、朝鮮千里江山,這成為他平時寫生創作的源泉。1988年離休后,王直將軍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筆墨丹青,創作了大批山水畫。此次展出的《井岡山》、《上甘嶺五圣山》、《茅山》等81幅各有特色、精彩紛呈的作品是從將軍1000多幅佳作中遴選出來的。
黃金山(紫金山)、天宮山、汀江……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山川地名拉近了閩西觀眾和書畫作品的距離,也記錄了王直將軍在閩西的革命足跡。黃曉炎駐足專注觀看,一邊欣賞書畫作品,一邊與將軍的家屬親切交談。他動情地說,王直將軍1929年參加革命,戎馬倥惚一生,身經百戰,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功勛卓著。將軍十分關心家鄉經濟社會發展,一直為閩西的發展奔走呼號,牽線搭橋,做出了重大貢獻,家鄉人民永遠不會忘記。
“衷心祝愿將軍健康長壽、家庭幸福!”黃曉炎請王直將軍兒子轉達他的最良好祝愿。
出生于永定客家山區的沈釗昌不但是一位優秀的山水畫家,而且是一位重要的社會活動家、慈善家。21日,“客家情懷·沈釗昌山水畫匯報展”開幕式暨沈釗昌慈善教育基金揭牌儀式、愛心助學捐贈儀式在我市舉行。
在海峽客家藝術城三樓,黃曉炎詳細觀看了沈釗昌山水畫作品。一幅幅作品結合時代審美需求,充滿著對時代的謳歌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
“你的作品體現了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黃曉炎對沈釗昌說,“成長不忘家鄉,你在家鄉開展義賣活動,成立了慈善教育基金,在你人生道路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從藝20年能夠辦這么有意義的事情,在家鄉留下了濃濃的一筆,對老區青少年成長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沈釗昌山水畫作品中,有不少取材于他的家鄉永定,土樓是作品中的重要表現元素。黃曉炎說,這些山水畫以山為主,體現了大山的情懷,有客家的精神。他勉勵沈釗昌多深入客家山區,用藝術作品表現客家人南遷的過程、表現中原文化到客家文化這段艱辛的歷程,為弘揚客家文化作出客家子弟應有的貢獻。
在參觀王直將軍國畫展和沈釗昌山水畫展過程中,黃曉炎說,在建設“文化龍巖”中,我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以對文化藝術高度的神圣感和崇高感,扎根閩西,挖掘文化資源,創作出更多具有時代特征、反映閩西特色的藝術作品,為閩西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更好地滿足群眾文化需求。廣大市民都應當投入到學習的氛圍中來,多方面汲取先進文化的養分,從而不斷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質、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各級各部門要充分發揮服務職能支持文化創新,把關心文藝工作,繁榮地方文化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從具體事情做起,從具體問題解決起,從具體困難幫扶起,為文藝發展搭建更加廣闊的平臺。
市領導饒作勛、嚴志銘、郭麗珍分別參觀畫展。(記者 陳發勝)【原標題:黃曉炎參觀王直將軍國畫展和沈釗昌山水畫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