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7時18分,著名作家魏巍因肝癌醫治無效,在301醫院去世,享年88歲。(8月26日人民網)
我讀過魏巍先生在抗戰時創作的幾首詩,也讀過他創作的長篇小說《東方》和《地球的紅飄帶》,但我與許多人一樣,只要一想到魏巍,腦子里立即會出現戰地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收錄在中學課本中的文章,影響了幾代人,以至于“最可愛的人”成了志愿軍的代名詞。可以說,魏巍先生是當代中國最典型的紅色作家之一。
魏巍在文中描寫了松鼓峰戰斗的場景,他懷著對志愿軍烈士無比崇敬的心情,記下了烈士的名字,其中有一個叫李玉安的。我記得很清楚,幾十年后的上個世紀90年代初,突然有消息說,李玉安沒有死,他默默地工作在東北一個糧庫中。后來,李玉安還被邀請回到自己的原部隊作報告。李玉安在那場戰斗中沒有死,他被從前線運回祖國治療,傷愈后轉業。李玉安能在當了幾十年烈士后“活”過來,得感謝魏巍,因為有了《誰是最可愛的人》,人們才對李玉安印象深刻,才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
《東方》也是描寫抗美援朝的,這部長篇小說發表于“文革”剛剛結束,當時,許多電臺都播講過。但限于當時的政治環境,魏巍沒有在小說中提及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后來,彭總被平反后,魏巍又特地補寫了有關彭總的篇章。1991年,《地球的紅飄帶》問世,旋即被共青團中央推薦給全國的青年人閱讀。據說,魏巍為了寫這部小說,兩次重走長征路,掌握了大量的創作素材。
時代不同了,今天的年輕人讀魏巍的作品,可能會有隔膜感,這很正常,魏巍作品中描寫的一些東西,今天看來也確實過時了。但這不影響魏巍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不會減弱他紅色作家的光輝。
魏巍的女兒說,魏巍患的是肝癌,手術沒有使其完全康復,后來連話都不能說了,所以沒有留下遺言,這不免讓人遺憾。我從網上讀到魏巍最后的作品《和鄭天翔詩》:
戰云壓城戰士稀,喜看新星已崛起。
大地思潮終涌動,中華山花爛漫時。
可以想見,魏巍至死都保持著一種戰斗的精神,一個戰士的情懷。作者:張鐵鷹【原標題:魏巍,一個經典的紅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