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評比中,我市美術大師趙恩民憑泥塑《那年那月》獲得全國首個泥塑類金獎,之后被中國美術館永久收藏。昨日,經過兩個月的雕刻鑄造,原來重1000克的泥塑作品被放大了600倍,成為與真人大小的銅雕,被移入鄭州城隍廟。春節廟會期間,這組銅雕將與市民見面。
昨日上午,記者在城隍廟見到了銅雕《那年那月》。5個活潑可愛的小頑童排成一排坐在凳子上,正在做“開火車”的游戲,孩子們神態各異、惟妙惟肖。趙恩民介紹說,銅雕《那年那月》中,5個頑童體內全部中空,與泥塑一模一樣,工藝難度十分大。他和鄭州雕塑公司合作,用石蠟鑄造法精心雕塑,終于在年前完成了這個作品。“這兩個月,我吃住幾乎都在車間。”趙恩民感慨道。
“一年一度的鄭州民俗文化廟會馬上要在城隍廟舉行,我就想讓大家都來看看當年鄭州孩子的模樣,讓老人想起那年那月,讓現在人看到這年這月,作個對比,就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變化,更熱愛和珍惜生活。”趙恩民說,今年廟會從農歷大年初一持續到正月十六,廟會結束后,根據市民的要求,要么把它擺到步行街或文化一條街,要么擺到鄭東新區公園內。【原標題:獲獎泥塑變身銅雕 城隍廟講述“那年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