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葉燮就詩文創作提出作者自身必須具備“識、才、膽、力”四要素,而“識”為首要。書法何嘗不是如此?書家無“識”,即使鐘鼎彝器碑版卷帖陳于目前,也不知如何決擇,如何學習,結果只能人去亦云,拾人唾馀。
圣人云:“情欲信,辭欲巧”,此言用于書法,便是要求書家在真誠的激情之下,技能也要巧妙。云峰先生胸有爐錘,長年的陶冶,揮運之術即精且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云峰先生的甲骨文,用筆犀利,富奇古詭譎之趣;籀篆圓潤,有勻整端凝之姿;隸分勁拙,懷謹嚴樸茂之心;真書精微,揚恢宏燦爛之勢;行草書飛動,縱灑落飄逸之情。篆隸真草,開合有度,擒縱自如,線條的質感,喜怒哀樂緣情而發,謀布局,剛柔緩急適時而生,儒雅之氣已臻化境。
書者,如也。云峰先生的書作有儒雅君子之氣,其人也頗富儒雅之風。在高手如云,英才輩出的書壇,云峰先生兼任一個地市的書法領導之職,實屬不易。工作之馀,他一手抓普及,關心老一輩書家的生活,支持下級書協的活動;一手抓新秀,鼓勵青年作者的創作,推動作者的精品意識。云峰先生將一已之名利置于腦后,顧全大局,心腦磊落,作風穩健雷厲,受到廣大書者的尊敬,新鄉市的書法創作成果斐然卓著,當記其首功。
評書者大多有些“書品即人品”之論,皆為老生常談。況且真說到云峰先生的人品,不是三句五句能道盡的。僅就書法而言,云峰先生以當地行政領導之身,于政務繁忙之暇,又將兼愛之文體藝術,貫通于書法,其博見,其精能,使其每每于鋪陳紙墨,搦管展毫之際,那一股儒雅之氣,早已油然而生,沛然四射矣,誠所謂,積學可儲寶,酌理能富才,此言不謬。張際春(節選自新華網《周云峰書法藝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