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由19名女鼓手組成的開封女子盤鼓隊參加了第十四屆上海國際藝術節(jié)“中原風——河南文化周”。 在表演地的露天廣場上,震撼人心的開封盤鼓,敲出了開封氣魄,她們絲毫不輸給男子盤鼓隊的精彩表演贏得了群眾陣陣掌聲和叫好聲。
實際上,這已不是開封女子盤鼓隊第一次為開封爭光了。李景洲說,王周莊女子盤鼓隊是開封第一支女子盤鼓隊,早在1992年春節(jié),她們就去北京為文化部舉行的頒獎會表演,當時就引起全場轟動,震耳欲聾的掌聲、歡呼聲不絕于耳。他的女兒就是其中一員,即便是此時提起來,李景洲也顯得十分自豪。
丁建華說,孫莊村除了一支男子盤鼓隊,其余3支都是女子盤鼓隊。和男鼓手一樣,這些女鼓手絲毫不遜色,她們同樣能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各種精彩表演更令人瞠目結舌。
2013年元宵節(jié),龍亭區(qū)的“鼓舞龍亭”盤鼓隊大賽吸引了眾多盤鼓隊參賽。可是,參賽的隊伍除了柳園口鄉(xiāng)的小馬圈村有4名男鼓手,其余的隊伍都是清一色的娘子軍。
其實,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幾年前,在開業(yè)盛典、婚慶現(xiàn)場等場合,男子盤鼓隊已難覓蹤影,大家見到的多半是一身戎裝、英姿颯爽的女子在敲盤鼓,氣勢絲毫不輸給男人。4月13日,我市一支較有影響力的大型女子盤鼓隊領隊和編導賈虹說,2002年時,她們這支女子盤鼓隊僅有10來個人,發(fā)展到今天,隊伍已壯大到70多個人。現(xiàn)在,有軍樂隊競爭,即便是在旺季,她們能夠接到一些商業(yè)演出,但一場演出下來,每個隊員僅能分到幾十元錢,收入甚微,很多人都萌生退意,淡季收入就更少,隊伍維持更是難上加難。
雖然開封女子盤鼓撐起了開封盤鼓的半邊天,可是開封盤鼓要想取得長足發(fā)展,就不能對男子盤鼓的生存狀態(tài)視而不見。
開封盤鼓 有一個人還在“戰(zhàn)斗”
說起開封盤鼓的發(fā)展,有一個人卻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市盤鼓協(xié)會秘書長、開封盤鼓代表性傳承人劉震。就連劉震自己也記不清他帶著開封盤鼓隊出征過多少次大賽、取得過多少榮譽。現(xiàn)在看來,幾十年光陰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多少年來,劉震騎著自行車走遍了開封的大街小巷,找尋盤鼓隊的老會首,通過苦磨精研、反復錘煉,在保持古樸的盤鼓技藝基礎上,又將大量科研整理的自北宋以來的優(yōu)美粗獷的舞姿和陣勢進行編排,讓開封盤鼓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
4月9日,劉震拿出自己收集和整理的開封盤鼓的資料細細為記者講解。一尺多高的資料并不是全部,劉震說,資料實在太多了,就選了其中一些,很多東西都是印刻在他的腦海中,不用資料也能講出來。好漢不提當年勇,劉震很少講述過去的光榮歷史,因為他正深深地為開封盤鼓的現(xiàn)在和未來擔憂。
說起開封盤鼓的現(xiàn)狀,劉震比常人有更多的感慨和無奈。他說,現(xiàn)在回想起來,香港回歸、昆明世博會、中華人民共和國50周年大慶,開封盤鼓以黃河般的氣魄敲出了中原兒女的威風,震耳欲聾的鼓聲蕩漾在空中,久久回響在人們耳邊,好像是做夢一般。盡管開封盤鼓曾獨占鰲頭,但現(xiàn)在的發(fā)展狀況確實該好好思量。
開封盤鼓舞是一種群體美,表現(xiàn)了黃河漢子的剛烈尚武、好勇輕死的慷慨之氣,凝聚著北方人民剛強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開封盤鼓本就是一種屬于男人的藝術,只有男人的陽剛之氣才能敲出盤鼓的壯烈和凝重。從開封盤鼓鼎盛時幾千個男人敲盤鼓的氣勢,到現(xiàn)在男子盤鼓隊伍銳減,人們不得不開始面對現(xiàn)實,缺少了男人的開封盤鼓,已經(jīng)從鼎盛跌入了低谷。
當年將開封盤鼓敲出名氣,即便在經(jīng)費不足的情況下,劉震也總是不遺余力,親自上陣。近年,為了讓開封盤鼓這個民間技藝不丟失,年過六旬的劉震從未停止努力,他一次次做出開封盤鼓詳細的發(fā)展規(guī)劃,希望能夠組建一只開封盤鼓示范隊伍,培養(yǎng)一批盤鼓精英,把他畢生的經(jīng)驗和技藝都傳授給他們。為了開封盤鼓重振雄風,劉震從未放棄努力。
挖掘品牌價值 期待開封盤鼓再續(xù)輝煌
黃河以她博大的胸懷,孕育了聞名世界的黃河文化。而九曲十八彎的黃河沿岸兒女又創(chuàng)造了五光十色的民間藝術,它們猶如一串耀眼奪目的明珠。開封盤鼓就是這串明珠中最燦爛的一顆寶石。然而,幾度風雨,幾度春秋。此時,這顆無人擦拭的寶石,光芒已有些黯淡。
面對開封盤鼓發(fā)展的逆境,很多人都在思考,都在擔憂,只是不知該從哪里做起。4月10日,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葛艷麗說,文藝人做文藝是把好手,可是將文藝變成經(jīng)濟,多少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開封盤鼓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開封民俗藝術的一個響當當?shù)慕鹱终信疲放苾r值不可估量。如何將民間藝術變成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經(jīng)濟效益,這其中的方式、方法需要我們?yōu)殚_封盤鼓量身定做。
開封盤鼓要想重振雄風就要以市場化運作促進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活態(tài)傳承。當下,開拓經(jīng)營思路,提升市場競爭力是必須要做的工作。開封盤鼓具有良好的人才和技藝資源,把它經(jīng)營成一個特色文化產(chǎn)業(yè),條件是具備的。與其他地方的鼓舞相比,開封盤鼓的市場競爭力依然十分強勁,只是缺乏熟知市場化運作的團體和人才。有了市場,深度挖掘開封盤鼓的文化內涵,拓展市場空間就顯得更加重要。找準開封盤鼓的文化定位,拓寬開封盤鼓的適應性,使敲鼓不再是單純的藝術、表演,比如開個盤鼓生產(chǎn)廠、辦個盤鼓學校等,利用開封盤鼓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行多元化發(fā)展,多做嘗試也未嘗不可。
開封盤鼓是祖輩留給后人的文化瑰寶,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如今,開封盤鼓面臨發(fā)展困境,我們不能讓它抱著榮譽睡大覺,而應該積極為它尋找新的發(fā)展機遇,重振開封盤鼓雄風,再續(xù)開封盤鼓輝煌,讓它在開封這片土地上發(fā)展、壯大,因為開封人離不開盤鼓,古都開封需要盤鼓。
記者手記
在采訪開封盤鼓的幾天中,我多次走進鄉(xiāng)村,一直盼著能夠聽到開封盤鼓那震天撼地的鼓聲。可是,幾位老會首告訴我,現(xiàn)在想在村里聽到鼓聲,難了,隊員們不好組織了。他們擔心開封盤鼓在他們這一代失傳,心焦啊!
敲鼓不能養(yǎng)家糊口,有家有口的男人都改行了。這樣做本也無可厚非。只是想來,是不是他們對開封盤鼓的未來失去了信心?
什么事情有高潮就會有低谷。現(xiàn)在開封盤鼓發(fā)展得不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這種情況熟視無睹,沒有行動。開封盤鼓代表著開封人的精氣神兒,開封盤鼓咋能偃旗息鼓?【原標題:開封盤鼓如何才能重振雄風】